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卓尼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8-11-12   作者: 点击数:  


卓政办发〔201841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卓尼县体育发展“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相关部门:


《卓尼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2018323日县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326


 


卓尼县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十三五”时期我县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州政办发〔2017136号)精神,结合卓尼县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以来,卓尼县体育强力推进规划的实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加强,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赛事提档升级,基层基础体育工作有序推进,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规划要求。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1.体育设施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县城、乡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县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0.43平方米,全县累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230件、86个。


2.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面实施《卓尼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充分发挥体育部门职能,支持活动场所建设,安排活动专项经费,推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工作基本实现“三纳入”。体育组织网络日益健全,成立了体育总会,体育单项协会13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26个。全县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全部建成,工作全面启动,共接受群众体质测试800余人次,合格率达到60%以上。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236人,初步形成了具有卓尼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民族体育快速发展。五年来,在广大农牧村广泛开展民族特色鲜明的体育活动,通过整合、改造、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更大范围加以推广和应用,在县内各类节庆和集会期间,设置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押架、藏式摔跤、举皮袋、跑马射箭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激发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和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县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总体上看,“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但一些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随着客观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又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工作合力尚未真正形成,体育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经费投入、政策保障、部门协同力度等明显加大。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并未形成,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相对薄弱、活力不强。一些工作缺少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协同配合,推进的力度显得不够,工作效果与预期有差距。二是体育自身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制约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依然存在。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进展不快,体育社会组织尚不能完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三是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区域体育、人群体育发展均衡有待加强。事业强、产业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县域体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二、卓尼县体育“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有关体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体育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体育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卓尼县体育馆和体育场项目建设步伐,改善县级体育场馆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乡镇健身中心设施;在70%以上的乡镇实施乡镇农民健身工程;100%的行政村建成一村一场;力争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8平方米。


2.群众体育:以品牌赛事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2020年初步建成亲民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使我县体育人口比例达10%以上,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85%以上。


3.竞技体育:确保每年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3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常年参加业余训练青少年人数达到200人以上,在州内外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工足球。


4.民族体育:以各乡镇特色品牌体育项目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抓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和提高,建设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5.体育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民族体育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着重打造一个赛事,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体育彩票发行销售达136万元。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


将体育设施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履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十三五”期间,县体育部门要加快建设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后续工程;部分乡镇已建成的体育健身中心,进一步完善其使用功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在全县70%以上的乡镇实施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包括体育惠民工程);100%的行政村建成一村一场,并配备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各乡镇以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小康村”为契机,全力提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除运行成本外不得增加健身群众负担。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


(二)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热潮


——精心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全力举办卓尼国际自驾狂欢节活动、中国“天空跑”系列赛(甘南站)等体育赛事。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团、俱乐部、协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以此促进全民健身,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切实将民族体育工作的开展纳入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康建设的内容中去,为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要积极挖掘、整理、改革和发展民族体育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程度,大力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要继续在广大农牧村广泛开展民族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项目


——广泛开展节假日(节点)体育活动。县文广局要围绕全民健身日、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和大型活动、民俗节庆、冬季农闲等节点,开展“假日健身”活动,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向深度、广度发展。鼓励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办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活动。要切实重视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上下功夫。


——改善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积极争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农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项目,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不断改善群众的健身条件。要在城区建设多功能健身广场,方便市民锻炼。通过抓好全民健身活动,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35%,人数超过35700人;369岁人口中通过国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占该年龄段人口的85%以上。


2.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兴办、条块结合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加强晨晚练点建设,定期对规模较大(100人左右)的晨晚练点组织者进行培训,对管理有效、长期坚持开展活动的晨晚练点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多种类型的体育协会,发挥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活动中的桥梁、纽带和组织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服务机构。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从2016年起,每年举办1-2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积极派员参加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争取在2020年前实现全县15个乡镇体育干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范化管理(每个乡镇1人),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积极吸收民间一些技术、理论水平较高,具备基本体育指导能力的志愿者加入体育骨干队伍。力争到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00人以上。


3.继续抓好各类人群体育活动及赛事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8号),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打造“一校一品、一生一技”的学校体育特色。构建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服务网络。配合教育部门,扩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优化校园足球学校布局,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建立高中、初中、小学三级足球竞赛体系,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推动校园足球活动常态化。重视推动少数民族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开展。


充分利用晨晚练点、公园广场、老年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适合老年人身体状态的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农牧村养老服务设施与农牧村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的支持力度,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各乡镇、各单位按照“节俭、高效、惠民”的原则,定期组织举办职工、农民、妇幼等各类人群体育运动会。


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牧村倾斜,以乡镇、农牧村为重点,加大基层体育工作扶持力度,使公共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促进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三)努力提升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1.加强“体教结合”,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研究完善业余训练体教结合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竞赛、经济、政策等杠杆,搭建协调高效的体教结合运作平台,努力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有”的格局。加强体育特色学校项目管理和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体育特色学校项目的发展,努力促进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体育项目在传统学校的开展,通过体教结合,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在部分基础较好的学校布局重点项目训练,推进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确保我县竞技体育持续发展,每年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3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县参加州级竞技体育提供人才保障。


2.强化重点项目训练,不断扩大项目优势。坚持“适度发展、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摔跤、柔道、田径、足球等项目的训练力度,启动以足球、篮球为重点的球类振兴计划,优化项目布局,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3.重视教练员建设,提高训练质量。加强教练员培训,建立岗位培训和短期业务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不断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突出重点项目优秀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的引进工作,逐步调整完善教练员队伍年龄结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推进全县教练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加强教练员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为教练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十三五”期间,每年开展教练员培训2-3次。规范教练员队伍管理,改革并完善教练员岗位聘任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4.加强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作风建设,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加强体育领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运动队伍精神作风和意志品质的锤炼,培养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的作风,努力形成激励卓尼体育发展振兴、有益于社会和谐进步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体育传承文明、诠释文化的重要功能,倡导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球员的行为规范,深入挖掘体育文化的科学内涵,融合民族文化,提炼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精华,让体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继续加强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兴奋剂监测、检查和惩处力度。 


(四)大力发展民族体育


1.健全机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工作纳入全县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县文广局要继续加大与民宗、教育等有关部门衔接沟通,及时研究制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工作有关制度,制定规划,明确措施及目标,根据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纵深推进,逐步实施,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康发展。


2.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氛围。县文广局要充分发挥公共宣传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媒介,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及深远意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我县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弘扬各民族团结友爱精神和体育道德风尚,动员全县人民关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支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切实改变全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重视不够的现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


1.以品牌赛事为引领,做大做强户外运动赛事。通过打造品牌赛事,逐步提升我县体育赛事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促进体育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和民族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开发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旅游景点实际,安排一系列的体育休闲活动,力争在活动内容、规模和表现形式上有更大创新。积极开发徒步、登山、露营、定向越野、汽车自驾游、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


2.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格局转型升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和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和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体育和旅游部门合作。在旅游活动中要充分融入体育元素,景区规划要充分考虑体育项目的打造,增强旅游产品的娱乐性、参与性和吸引力。积极打造旅游和运动体验相结合、旅游与赛事观赏相结合的体育休闲游、体育赛事观赏游等精品项目。体育旅游业要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产业,必须走向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起自身的资本市场。引导和推动体育产业领域采用“互联网+”模式,发展户外运动、体育健身服务、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等产业。


3.进一步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积极开拓市场,丰富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水平,改善销售设施和装备。加强对体育彩票发行销售监管,使我县体育彩票发行销售规范运行。努力拓展销售市场,体育彩票销售网点逐渐向乡镇覆盖,力争到202020%的乡镇建立体育彩票销售点,全县体育彩票发行销售达136万元以上,最大限度发挥体彩公益金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和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4.落实产业政策,推动体育产业有序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514号)和《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方案》(州政办发〔201554号),逐步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用品、体育表演、体育竞赛、体育旅游等体育产业体系,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体育消费需求。在加强城乡居民基本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培养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加强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申报国家青少年俱乐部,争取国家的资金扶持。


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38号),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定》(省发〔200312号),《甘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甘体政〔20169号),《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州政办发〔2017136号)。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要将《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的全民健身“三纳入”(即:各地要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落到实处,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督促指导入手,逐步实现全民健身“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在“三纳入”的基础上,将全民健身纳入到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同时,对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全民健身服务业,财政部门要在资金上给予扶持,税收部门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金融部门要在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二)坚持依法治体、依法行政。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全县形成贯彻体育法规、执行体育法规的良好氛围。加强体育执法监督,严格按法定程序履行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建立和完善体育行政复议。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优化政务环境,最大限度方便基层和群众。


 附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