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重点领域公开

卓尼县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度)

时间:2022-06-09   作者: 点击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1119日在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卓尼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诚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卓尼投入最大、发展质量最优、基础设施建设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13296发展思路,准确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谱写了卓尼发展的崭新篇章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经济综合实力在改革发展中显著提升。预计到2021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3亿元,2016年增加8.47亿元,年均增长6.5%五年累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1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6亿元,2016年下降0.1亿元,年均下降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90元,2016年增加8415元,年均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3元,2016年增加3433元,年均增长9.1%。截至10月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7亿元、23.95亿元。

——脱贫攻坚在历史进程中取得重大成就。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4亿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66733.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两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造提升饮水安全工程412处,完成危旧房改造1740户、易地扶贫搬迁1479户,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动力电、光纤宽带和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累计劝返649适龄儿童少年复学,义务教育巩固率和控辍保学率分别达到99.2%100%村医疗机构全部达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面消除了“基本医疗有保障”空白点。投资1.48亿元建成光伏电站10座、发电量20.49兆瓦、收益5208万元,设置公益性岗位2269个。天津市河西区、中建集团及兰州市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54亿元,完成消费扶贫4982万元,人才交流、产业帮扶和劳务协作等方面成效显现。

——生态环境在保护建设中得到持续改善。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整改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73项。严厉查处各类土地违规行为1316起,查处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1591起。投资22.36亿元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92个、惠及1.26万户5.9万人。在全州率先推广使用有机肥,倾力实施“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建成美丽示范村19个、整洁村52个,新建改建卫生户厕1.87万座、村级公厕99座。投入污染防治资金9547万元,实施了水源地保护、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等项目,全县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地下水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标准限值,土壤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底色和质量成色。

——基础设施在高质量发展中日新月异。累计实施各类项目277。古雅洮河大桥、所藏洮河大桥、人行过街天桥、城区改造提升等市政项目全面建成,完成棚户区改造7085套,新增城区道路12公里、改造提升23公里,县城面积扩展了5.6平方公里。实施了9个乡镇的市政道路、3个乡镇的集中供热和4个乡镇的供水工程。S10卓合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完成G248线康卓路(卓尼段)、S326线卓碌路(卓尼试验段)建设任务,国省道规划总里程分别达到213公里、297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53公里。甘南州大数据服务中心卓尼县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5G网络县城区实现全覆盖。规划总投资64.8亿元的两个生态产业园区完成投资6.19亿元、占总建设任务的9.55%。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4项,累计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优势产业在提质增效中转型升级。预计到年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3亿元、年均增长8%,粮食产量突破1万吨大关,各类牲畜存栏49.2万头(匹只)、出栏28.73万头(匹只),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24.19%62.45%61.5%。建成高标准农田2.9万亩。农牧民合作社达到608个,培育家庭农牧场231个。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展,保险品种从3个扩展到15个,保费从2200万元增加到4055万元。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累计投资3.38亿元建成大峪沟景区旅游道路22公里、九甸峡旅游道路19.5公里、栈道11公里、红色旅游展馆1处,配套停车场、游步道和旅游厕所等设施。建成观景台9个、旅游厕所50座、旅游专业村50个、旅游标杆村3个、旅游富民2、旅游扶贫村10个,全县农牧家乐达376户,博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朝勿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五年共接待游客54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

——社会各项事业在深入推进中欣欣向荣。发放城乡低保金1.4亿元、临时救助3139万元、特困供养金120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134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补助金513万元、经济困难老人生活补贴103万元。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0所。新增城镇就业329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00万元,输转劳动力8.23万人,创劳务收入12.6亿元。改扩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幼儿园78所,新建各类学校6所,新增校舍面积8.13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3万平方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2%99.2%93.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前两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教育工作考核考评连续六年排名全州第一。投资210万元建成17所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的中藏医馆,投资150万元建成县疾控中心业务楼,投资350万元建成尼巴镇卫生院及附属设施,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洮砚镇卫生院和柳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在全州率先达到推荐标准。支出医疗保障资金2.34亿元、养老保障资金1.7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5%。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领域安全,强化执法监管,全县市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疫情防控工作在科学施策中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设立指挥体系发热门诊和集中隔离,设置检查点72处,组织5488名党员干部、361名医护人员和200名公安干警冲锋在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各类企业及时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选派5医护人员赴兰州新区集中隔离点参加抗疫,以实际行动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大局在强化治理中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7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荣誉称号。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高宗教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打造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政法队伍。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大力推进依法治县,信访接访能力持续提升。强化重点区域治安整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5·25”恶势力犯罪团伙、处理44人。深入开展禁种铲毒工作,连年实现“零种植、零产量”目标。全县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涉及经济损失544万元,成功破获49起、挽回116万元。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2起,查处治安案件629起、交通违法行为8.21万起。完成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录,实现了二维码门楼牌全覆盖。人民防空建设、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

——政府自身建设在依法行政中有序推进。全面加强政府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64次、研究议题1136项。坚持依法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0件、政协提案445件,办复质量逐年提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承接各类行政审批事项51项,取消行政事项185项,承接备案类事项77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查处了一批违纪问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全县经济健康平稳发展。预计到202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较去年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基本完成了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守好防贫底线,对167740人监测对象逐户精准落实帮扶举措,91413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到位衔接资金1.89亿元,投向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8488万元、示范乡村建设2110万元、产业发展8028万元、“两后生”培训325万元。全面开展扶贫资金项目清理规范、精准扶贫档案收集管理、政策落实核查及问题整改,收回互助资金1802万元,各乡镇和行业部门资料全部完成归档。总投资2300万元的西诚农业公司5000吨果蔬保鲜库、总投资2370万元的高原夏菜科普育苗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的九峰药业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年产量为2000万菌棒的食用菌加工项目入驻园区,为全县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中藏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种植高原夏菜0.6万亩、青稞4.83万亩、油菜1.55万亩,培育食用菌、藜麦等地方特色产业,推广种植食用菌500亩、藜麦0.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深入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规范化率达75%以上。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特色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效益逐步凸显。

二是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1018日我省出现本轮疫情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以来,按照省州县委安排部署,及时运转应急指挥体系,充实成立了“一办十五组”,设置县级交通检疫点3个,各乡镇设置检疫点117个,累计排查过往车辆9988辆、1.63万人次,集中隔离点累积隔离204居家健康监测342人,完成核酸检测16.63万人次,严格落实“四早”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各项防控举措全面落实,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第一针、第二针、加强免疫针剂分别接种69490人次、65911人次、2123人次,接种率分别达到97.75%97.74%60.8%

三是各类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总投资2.82亿元的S581线木耳至大峪沟旅游公路完成建设任务,S10卓合高速公路(卓尼段)项目完成18.73亿元的路基工程建设任务、占路基总投资的60%S230线峡城至柏林段公路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完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7公里。总投资3949万元的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总投资6608万元的多架新城区洮河大桥、总投资3000万元的城区巷道改造提升二期工程、总投资1839万元的滨河东路人行道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总投资1.23亿元的藏王廊桥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5%,总投资9983万元的集中供暖二期及热平衡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的90%,总投资8312万元的喀尔钦镇、扎古录镇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均完成总工程量的80%,总投资3949万元的奤盖洮河大桥、总投资6485万元的多架新城区道路及排水工程均完成总工程量的60%,总投资2807万元的藏巴哇镇、刀告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均完成总工程量的20%。整合各类资金1.99亿元,有力有序推进两个产业园区道路及给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项目。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完成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绿化0.18万亩、大规模国土绿化1.1万亩、森林抚育0.7万亩。有效管护天然林资源296万亩、生态公益林23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415万立方米。完成草原黑土滩治理4万亩、毒害草治理2万亩、退化草原改良35万亩。投资4694万元实施了洮河扎古录至多架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县城建成区及周边清洁取暖土炕改造、小沟无主矿山土壤详查和6个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标准化建设项目。投资810万元完成了老虎湾沟无主历史遗留矿山和下拉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项目。办理完成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信访投诉3起。落实落细河湖长制工作责任,田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启动。全力推进草畜平衡超载牲畜核减工作,全面淘汰土山羊,核减牲畜16.74万个羊单位,占减畜任务的120%,有力维护了草原生态环境安全,促进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五是“五无甘南”创建行动成效明显。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农牧村环境巩固提升工作指导标准》,城乡环境整治成效不断提标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并获得奖励资金2000万元,投向百里洮河风情线打造、农牧村厕所革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方面。持续提升城市品位,改造提升了人行道、亮化和门头牌匾,新建游步道720米。继续推广使用有机肥2.01万吨、补贴资金1055万元,有机肥替代化肥率达100%。集中开展全域无塑料专项整治行动,签订承诺书6000余份,没收塑料制品236公斤,实现禁塑闭环管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均达到标准要求,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率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新增“三品一标”优质认证企业3家、产品9个,“卓尼当归”“卓尼柴胡”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秘境卓尼”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六是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百里洮河风情线旅游长廊,完成了总投资1307万元的百里洮河风情线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472万元的西尼沟村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5%,总投资2539万元的大峪沟景区博峪至力赛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总投资4098万元的奤盖川、扭子文化旅游标杆村均完成总工程量的80%,总投资4000万元的大峪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30%。启动大峪沟5A级景区创建工作。新增精品民宿20家、农家乐11户,新建和改造提升星级旅游厕所6座,投资3292万元打造了拉路河和初路全域旅游示范村。大力宣传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巴郎鼓舞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传承。成功举办第九届“和谐杯”篮球运动会。组织文旅从业人员培训班8期,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0余场次。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53亿元。

七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多点突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建成15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和100个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认领录入乡镇村级政务服务事项8800余条,取消行政事项4项、调整5项、上线运行1159项,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接。全力推行“好差评”制度,受理事项群众评价满意度达100%。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柳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创建“社区医院”。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大力培育财源企业,深化财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农牧村综合改革,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18亿元,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第二十七届“兰洽会”新签约项目3项、签约金额6.45亿元,九峰药业深加工项目和三智雅苑小区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000万元。

八是民生福祉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总投资1.29亿元的柳林初级中学、总投资1250万元的柳林第二小学(二期)和总投资516万元的阿子滩等3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完成建设任务,总投资228万元的完冒中心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完成总工程量的80%总投资1亿元的柳林镇九年制学校完成总工程量的30%,总投资920万元的纳浪九年制学校教学楼完成总工程量的20%积极开展“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累计输转劳动力1.6万人、创劳务收入3.1亿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50人。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7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3人,补聘辅警12人,招录“三支一扶”、特岗教师87人,安置军转人员2人。总投资1375万元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总投资1100万元的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均完成总工程量8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发放城乡低保金1262万元、特困供养金249万元、临时救助18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69万元。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金149万元,新排摸出高海拔地区55周岁以上的特困供养人员60人,为23023539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众发放生活必需品折合资金633万元。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地震、供销、气象、消防、退役军人、人民武装、老龄妇幼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新的进步。省州驻卓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服务卓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优、效益最好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先后获得了“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等殊荣。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农牧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连续三年在省级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纳卓东珠、张雅萍分别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和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五年的发展成果令人欣慰,五年的工作成就催人奋进,五年的经验做法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顽强奋斗的结果,是各帮扶责任单位倾力相助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殷殷期盼。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安干警、驻卓武警官兵和离退休老同志,向给予卓尼无私援助的天津市河西区、中建集团、兰州市及省市场监管局等省内外帮扶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卓尼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凝结汗水,发展任重道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内外环境和疫情影响,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微下降。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不够,产业扶持资金倾斜不足,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群众稳定增收和激发内生动力方面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三是交通网络化程度低、覆盖范围小、可进入性差,重点交通项目推进缓慢,5条县际出口路中仅建成2条,6个乡镇不通二级路,交通不畅问题仍未缓解。四是改革动力不足,开放程度不高,营商环境还不够优,服务理念转变缓慢,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行业部门抓项目、管项目的能力不强,谋划争取项目的主动性不够,项目规划、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不扎实,建设推进缓慢,全过程监管不到位。六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难度大,部分交通、旅游及民生类项目无法落地实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渠道不畅,九甸峡水源地保护与库区群众产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草场沙化退化问题仍未得到全面修复治理。七是城区停车难、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弱、健身场地少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八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不够,推动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不足,务工人员技能水平不高,“体力型”向“技能型”就业转变慢,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进一步提升。九是行政执法机关管理和执法水平不高,部分行政人员法治观念淡薄、依法办事能力偏弱,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行政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依然存在。十是部分干部政策研究不深、创新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工作作风不实,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部门工作效能和为民服务意识还需提升。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用改革和发展的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立足“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定位,在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延续好经验好做法,紧紧围绕县委“11358”发展思路,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扣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卓尼。

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十四五”规划,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3亿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37亿元,年均增长6%;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5亿元,年均增长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260元、13682元,年均增长8%9%;城镇化率达到44.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省定控制目标。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不懈努力: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抓好谋篇布局,有序有效衔接,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推进“五大振兴”,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评估各项工作,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成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农牧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化乡村体系基本形成。

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坚定不移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强化产业链发展的服务保障严格落实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考核机制“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深入推进现代种植业“五个万亩”培育行动,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邀请甘肃农业大学陈垣团队技术指导;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邀请甘肃农业大学颉建明团队技术指导;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张金霞团队技术指导;建设青稞绿色标准化基地1.5万亩以上,邀请甘肃农业大学王化俊团队技术指导;建设油菜绿色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邀请甘肃农业科学院孙万仓团队技术指导。总投资1.3亿元建设良种繁育核心群10个、畜种改良点4个、藏羊繁育场5个、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场1个、高原花卉育苗基地1处、牛羊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园区1个、连片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1个,扶持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及家庭农场30个,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2025年牛羊猪存栏达到57.36万头(匹只)、出栏达到32.39万头(匹只),粮食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0.63亿元。以打造提升百里洮河风情线为抓手,按照“一体两翼多点”旅游布局,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改造提升博峪等5观景台、30座星级旅游厕所,打造文化旅游标杆村10、全域旅游专业村15、精品民宿50、农牧家乐180,积极创建大峪沟国家5A级景区,谋划打造车巴沟“洛克之路”和“水乡麻路”景观区,加大康多峡黑河沟景区开发建设力度。2025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4.5亿元以上。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坚持吸引外部人才和盘活本地人才资源相结合,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梯度式乡村人才吸引机制,引导本地离退休老干部、企业家下乡进村为乡村发展赋能,进而通过乡情感召引导乡村外出务工人员、乡贤等归乡发展,逐步吸引城市创客、企业家等到我县农牧村发展产业。培育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职业农牧民、引领群众致富的微电商、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继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基层,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到2025年输转劳动力8万人次以上,完成500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大学生创业培训,1000人次村级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引导未就业大学生回乡创业100人次,完成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60人次,各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县深挖觉乃民俗、土司历史、洮砚产业等五大文化,保护传承好巴郎鼓舞、洮砚雕刻技艺、“阿迦·善巴”、三格毛藏族服饰、藏式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一批卓尼特质文创产品,积极举办洮砚文化和红色土司文化研讨会。保护修缮74处省级和县级文物,全力推进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建设。2025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30个以上,文化从业人员达800人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000万元以上。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下大气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落实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增加群众收入,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农牧村户厕和行政村公厕5501座,加快城区、纳浪镇等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申藏镇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田园生态风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到2025年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461个,建成乡村建设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50个。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重点,以实现乡村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公众人物、乡贤群体等示范引领作用,乡村两级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现全覆盖。

二是深入推进“五无甘南”建设,打造提升“秘境卓尼”县域品牌。坚持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动扛起打造“五无甘南”卓尼责任,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卓尼特点的绿色发展之路。

全域无垃圾方面。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更趋系统化科学化,全面提升城镇综合管理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城镇整体风貌,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保持在全州前列。到2025年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体系,县域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全域无化肥方面。全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循环结合种养模式,到2025年培育有机肥企业5家以上,建成饲草料加工基地3个,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尾菜处理率达到70%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效益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全域无塑料方面。推动塑料源头消纳减量,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营造全社会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2025年全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销售和使用,建立完善塑料制品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体系,替代产品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以上。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全域无污染方面。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2025年全县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城区空气质量6项指标控制在州上下达的目标值内,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8%以上,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快推进农牧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

全域无公害方面。规范使用生物农药,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到2025年农畜产品的农药兽药及其他污染物残留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达到73个以上,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个以上,培育“甘味”农产品品牌3个以上,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成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3.5万亩以上,打响高原绿色有机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乡协调发展典范。建立“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S10卓合高速、S326线卓碌路、G248线江迭路、S230线峡城至柏林段和S579羊沙至临潭(卓尼段)等项目全面建成,争取建设S581线木耳镇多坝至迭部腊子口公路,实施建制村双车道公路改建工程216公里,改造提升县乡道路175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55公里。紧紧围绕最美县域建设,实施总投资2.63亿元的城区停车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智慧城市工程和总投资6500万元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以及天然气入户工程。逐步完善禅定寺片区、白塔片区、奤盖片区、多洛片区、加当片区规划路网。谋划建设古雅山森林公园、白塔寺公园和大峪路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公园城市,提升最美县域品味。以民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实施总投资500万元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江河主要干流(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667万元的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和总投资9800万元的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争取建成总投资15亿元的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新时代“数字卓尼”,构建覆盖县村三级和A级旅游景区“5G+”网络,完善“互联网+”智慧体系,实施“数字卓尼”大数据运营指挥中心、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公安系统信息化、涉藏信息化和新基建项目。按照特色富民产业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加快“一园两区”建设步伐,分年度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体系构建等工作。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以构建“一带两心四区”空间布局为目标2025年建成多彩觉乃藏文化村、青稞地田园艺术公园、洮砚文创产业园等项目。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围绕农业产业孵化、示范推广、农业体验、旅游观光的功能定位,到2025年建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厂、中藏药材加工厂和培育中心、展览中心等项目。

四是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卓尼样板。紧扣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目标,加强洮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协调推进《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获批确保各类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实现一套数据“资源共享”。实施总投资2.85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的县城北面“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绿化工程,积极推进“一带两山”国土绿化工程。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目标责任制,确保296万亩天然林和232万亩公益林资源安全,实施总投资2864万元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项目,深入推进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加大洮河流域水资源特别是九甸峡水源地补偿争取力度,落实增加生态补偿公益性岗位政策。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预警、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司法与执法联动、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等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开展砂石料开采环境保护、流域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等行动,做到监管高水平、服务高质量、治理高标准。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强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管理,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95%,城区绿化率达到39.5%以上。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高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思路,抢抓产业转型机遇,努力提升全县对外开放水平,引进美石菇源、西诚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型和引领型企业,确定招商重点产业方向,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跨部门常态化执法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履约审计,从土地、财税、环境等方面给予中小微企业支持,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撬动各领域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向“不见面审批”拓展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扩大“证照分离”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更多审批事项实行“先证后核”“告知承诺制”,吸引更多企业、优质项目落地。加快镇村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群众办事便利度。全力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确保系统互联互通和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挂钩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妥处置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整治金融秩序。积极开展低效闲置用地清理,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稳妥有序推进农牧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牧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牧村集体经济实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国有化经营。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任务。

六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共建共治幸福家园。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加大农牧村社会救助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因地制宜做好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3个市政公园配建健身场地。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把就业着眼点转向基层、转向企业、转向外地。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计划投资2.23亿元新建改建各类学校17所、新增校舍面积2.78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8.13万平方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教师3750人次,引进紧缺学科教师300人,积极解决引进人才公寓,保障教师安心从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保持在全州前列。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山东蓝翔技校等职业院校师资、技术优势,与县职业中学联合办学,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行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守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县医院发热门诊达到规范设置标准,建成移动方舱核酸实验室,达到日最大检测5万人份。完善医养结合模式,推进健康卓尼建设,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大力推广中藏医药文化创新发展,提高中藏医药服务能力。合理布局县级医疗机构,总投资3655万元的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建成。支持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成20个医联体和17个医共体,建立一支500人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到2025年基本建成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

七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打造和谐稳定平安卓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确保”“十个必须”的要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始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水平。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处理信访投诉,全面规范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强化群防群治、部门联动的防控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实施总投资3780万元的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总投资1252万元的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总投资700万元的县公安局刑事技术业务用房和总投资580万元的警用物资装备库建设项目。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预防为主、抗救结合,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事故处置能力。深化动员准备,建强后备力量,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开展常态化巡检监测,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积极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

各位代表,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各项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16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48亿元,增长6%;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亿元,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96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65元,增长9%;城镇化率达到34.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由于今年的工作还没有做完,省上和州上对明年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也未做出正式安排部署,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明年的政府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发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财政投资力度和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乡风文明、党建引领,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严格按要求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帮扶资金的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4200万元以上、中建集团帮扶资金4800万元和兰州对口援建资金2300万元以上。2022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亿元,其中1.16亿元用于食用菌种植、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良种繁育、产业链和产业园建设等产业发展方面,8400万元用于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应急保障、农牧村产业路和灾害治理、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等方面。倾力实施“五个万亩”培育行动,由龙头企业带动,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扶持九峰生态药业、西诚农业、美石菇源、车巴实业等龙头企业,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在洮河沿岸13个乡镇保持药材种植8万亩以上、洮河沿岸7个乡镇推广种植高原夏菜0.6万亩以上、以木耳为主食用菌0.2万亩以上、青稞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万亩以上、油菜绿色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在国营种畜场建设良种繁育核心群4个,在扎古录等乡镇建设畜种改良点4个,在完冒等乡镇建设藏羊繁育场3个,在车巴片区建设1个集牛羊屠宰、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在洮南片区建设1个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场。拓宽特色产业保险服务领域,持续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争取建设总投资5100万元的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总投资1.2亿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15,全力抓好寺古多村、纳浪村、古路坪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举办第十届“和谐杯”篮球运动会,开展“藏王鼓舞”文化节系列活动,办好办精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和博览活动。争取建设总投资9500万元的洮河民族民俗风情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1000万元的登山步道建设项目。整合各类培训资金1000万元以上,通过山东蓝翔技校、陕西建设技校等全国知名院校、冶力关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和县职业中学定点培训、用工单位“岗位+培训”的模式,高层次、高质量、高标准培训农牧村劳动力1000人次以上,提高农牧民群众综合技能水平。积极组织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天津对口帮扶、中央定点帮扶、江苏嘉联益集团等用工单位定岗定向务工,以乡村公益性岗位、乡村就业工厂和特色产业基地等为载体,实现就地就业,年内输转劳动力1.6人次以上。

二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再发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领域治理,强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厚植生态优势,筑牢生态屏障。积极向上对接协调,推动《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尽快获批依法重拳治污,强化环境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大气、水体、土壤三大污染治理,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争取建设总投资1.34亿元的九甸峡水源地建设保护项目、总投资5162万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3636万元的城区周边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2410万元的2022年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1720万元的2022年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和总投资1300万元的卓逊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5003万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555万元的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389万元的拉力沟水源地保护与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大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度,实施总投资2800万元的藏巴哇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总投资3040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三是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再发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持把抓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扎实做好项目前期,科学利1000元的项目前期滚动基金,真正做到“冬谋春干”。申报争取总投资5.18亿元的2022年专项债券9项、总投资13.5亿元的涉藏专项项目51项 、总投资18.2亿元的既有专项项目53项,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省州盘子。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G248线扎古录镇至迭部公路和总投资860万元的公路驿站建设项目,配合推进S10卓合高速公路和S326线卓碌路项目建设,完善总投资337万元的66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持续开展拆违治乱、拆墙透绿、植物添景等美化行动,拆除14个单位2300平方米围墙,对公共停车区域进行科学划定并按标准收费,充分发挥各小区配建公共停车场作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争取建设总投资6938万元的老城区中心停车场,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加快总投资3949万元的奤盖洮河大桥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建设总投资4075万元的2022年城东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总投资2905万元的老旧楼改造项目。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建设总投资4150万元的完冒镇等7个乡镇职工周转房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的申藏镇等4个乡镇集中供热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的康多乡等3个乡镇供水工程、总投资4940万元的木耳镇道路改扩建工程和总投资1785万元的木耳镇大峪河桥梁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4674万元的2460户农牧村房屋抗震改造项目。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1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5G网络全覆盖。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100兆瓦光伏发电和充电桩项目。加快绿水青山、卓尼壹号和三智雅苑等招商引资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加大两个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总投资6485万元的多架新城区道路及排水项目进度,争取建设总投资7016万元的生态经济产业园洮砚路总投资3950万元的多架新城区连接路总投资3200万元的1万吨保鲜库总投资1200万元的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供热工程

四是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上再发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作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编制完成总投资434万元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峪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体规划。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打造提升百里洮河风情线,有序推进扎古录和木耳两个特色小镇建设,建成总投资4000万元的大峪沟景区基础设施项目,20226月景区实现正式运营。开工建设总投资2750万元的康多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4000万元的朝勿、麻路两个文化旅游标杆村。全力实施总投资2亿元大峪沟创建5A级景区州庆献礼项目。持续抓好红山口和大路石油菜花观赏带建设,在百里洮河风情线种植本县培育的柳兰等花卉,打造沿途最美风景。着力提升观景台、旅游厕所服务功能,抓好智慧旅游建设,完善县域旅游标识系统。编排一台精品文艺剧目,唱红一首本地特色歌谣,研发洮砚、木雕等一批卓尼特质文创产品。举办“藏王宴”系列美食联赛,打造卓尼特色食谱。加大文旅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藏王故里·秘境卓尼”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5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以上。

五是在“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上再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体式打造山清水秀环境,全方位提升秘境卓尼颜值。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争取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的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提升改造和总投资1000万元的扎古录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着力推进全域无化肥,全面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大有机肥市场执法力度,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推广使用有机肥2.2万吨、补贴资金1155万元,有机肥替代化肥率保持100%。持续推进全域无塑料,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力度,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2%以上,积极鼓励支持塑料替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推进全域无污染,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控制在省州下达的目标范围内,县城建成区工地“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全力推进县乡级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污水治理,严厉打击污水直排等违法行为,加大矿山废水、废渣治理力度,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推进全域无公害,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对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全覆盖摸排,完善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达到59

六是在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上再发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持续办好各类民生实事,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关爱行动,对优秀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对困难教师和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总投资1951万元的柳林中学标准化体育场、总投资1亿元的柳林镇九年制学校、总投资920万元的纳浪九年制学校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建设总投资700万元的木耳镇中心小学标准化体育场和总投资2000万元的新城区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项目。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健康卓尼建设,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建立20100人的专业流调队伍,建成总投资180万元的县医院预检分诊项目,争取建设总投资1265万元的县医院发热门诊负压病房和独立CT及实验室设备配备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的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和总投资1375万元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全面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积极改善全县人口结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在城区建设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全力推进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分别参保6.2万人和9.4万人,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建成总投资110万元的藏巴哇镇养老院提升改造项目。持续加大对现有24715294人城乡低保对象、23742606人特殊困难人员救助力度,探索构建综合性救助格局,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扶尽扶。

七是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再发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坚持夯基础、强治理、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卓尼。建立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程,持续深化宗教界“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动态管控能力。总投资1900万元的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及城关派出所业务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的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项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围绕“全灾种”“大应急”目标要求,积极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的应急指挥中心及综合应急储备库建设项目。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主体责任,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各位代表,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们将始终本着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坚持政治为先,建设担当型政府。坚持不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纪律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州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认真落实县政府党组学习制度,加强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学习新政策、落实新理念、增强新本领,不断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做到分类限时办结。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加大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力度,使权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坚持改进作风,建设实干型政府。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坚决做到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责任清单化,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挂图作战、对表交账,在实干中探索真理、树立威望、书写业绩。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见实见效,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和管理,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以雷厉风行、抓实见效的务实作风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以政府的“效率指数”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是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州县相关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制约,加大公共资源、公共资金、公共项目的审计力度,完善财政资金支出、项目招投标等制度,严防权力失控、岗位失责、行为失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持续缩减“三公”经费,严格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保障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绘就新蓝图。今天的卓尼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将美好愿望变为生动现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谱写卓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13296”县域发展思路:指着眼1233这一总体布局(一河、两路、三景区、三片区。一河即洮河沿岸,两路即卓碌路和岷合路,三景区即大峪沟、车巴沟和九甸峡景区,三片区即沿河片区、车巴片区和洮藏片区),聚焦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集聚区、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区”创建,优化升级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深化改革、社会稳定、尼江工作、党的建设“九大任务”,聚力打造小康、开放、绿色、和谐、幸福、实干“六大卓尼”。

[4]“放管服”改革: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5]“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6]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7]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指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8]“11358”发展思路:指围绕乡村振兴“一项任务”,瞄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条路径”,抓好重大战略机遇、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民生工程“三大支撑”,加快产业集群化、乡村特色化、城乡一体化、文旅品牌化、治理现代化“五大建设”,在县域经济质效、生态环境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重点改革成效、平安卓尼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八个新提升”,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卓尼。

[9]现代种植业“五个万亩”培育行动:指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以上,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木耳和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建设青稞绿色标准化基地1.5万亩以上,建设油菜绿色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

[10]一园两区:生态文化产业园,由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和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两部分组成。

[11]一带两心四区:一带指洮河风光带,两心指洮河湾商业服务中心、觉乃民族文化体验中心,四区指文旅休闲体验区、悠享湾养生度假区、河湾综合服务区、民族风情居住区。

[12]“一带两山”国土绿化工程:指百里洮河风情线绿化和县城北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化工程。

[13]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4]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指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15]“六个百分百”抑尘措施:指施工工地周边百分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百密闭运输。

[16]三大革命:指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

[17]六大行动:指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乡村规划行动、农村四好路建设行动、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行动。  

[1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9]“双减”: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三支一扶:指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

[21]“一十百千万”工程:指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这一特色品牌,着力打造十个以上叫响全国的文化旅游标杆村,探索创建百个以上全省一流的全域旅游专业村,加快建设千个以上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创新培育万个以上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

[22]“一体两翼多点”旅游布局:指以县域为整体谋划,突出南北两翼功能定位,高水准打造点上旅游目的地。

[23]残疾人“两项补贴”: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4]一标三实:指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

 [25]“三项基础”建设指加强国防动员基础力量、基础队伍、基础设施建设。

[26]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四个确保”和“十个必须”:“四

个确保”指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十个必须”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27]新时代“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28]四个最严:指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