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依申请公开

卓尼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要点

时间:2022-04-21   作者:卓尼县乡村振兴局 点击数:  

卓尼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县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重点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目标任务,紧盯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紧紧围绕本单位工作职责,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重要环节,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衔接各项任务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牢牢守住工作底线

(一)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把做细做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制定出台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指南,规范监测对象预警响应、识别纳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等全过程管控,确保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动态监测方面,按照国家和省上标准,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对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今年的监测收入标准由2021年的6000元调整为6500。按照六必访”“六必查要求,常态化、网格化排查返贫致贫风险,对存在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加大帮扶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细化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操作规程,进一步优化简化识别程序,缩短认定时间,主要保留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三个必要步骤,确保认定时间从发现(申请)到认定整个识别环节不超过15天,加强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手机APP推广应用,确保及早发现、应纳尽纳。精准帮扶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盯全县现有监测对象,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制定完善“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确保监测对象有人管、管到位。风险消除方面,按照风险七不消要求,严把消除标准,规范消除程序,常态化组织开展帮扶成果核查研判,对符合风险消除条件的予以标注,对帮扶成效不明显的加紧“补课”,确保脱贫成果可巩固,风险隐患不反弹。数据质量方面,加强数据定期采集录入,完善数据定期校验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分析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收入、外出务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确保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实现“线上线下”数据一致、账实相符。继续落实月报告、季分析制度,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和信息共享,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二)用足用好衔接政策,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对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情况定期走访排查,持续加大跟踪监测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监测、动态清零。充分运用建档立卡系统平台,积极衔接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盯紧盯牢“三保障”关键点和风险点。义务教育上,要推动控辍保学由“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重点加强对适龄僧童的跟踪监管,防止二次辍学风险,确保控辍保学率达到100%医疗保障上,及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坚决防止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脱保”引发返贫,确保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达到100%住房安全上,持续加强新增危房动态监测,对个别因灾受损房屋及时修缮,特别是对建新房后仍居住在有安全隐患旧房的农户,及时协调做好动员工作,切实防范安全隐患。饮水安全上,压实农牧村饮水“三级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牧村居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会同县直相关行业部门继续做好政策延续和优化调整工作,按照中央1号文件最新要求,抓紧编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明确巩固、拓展、衔接的重大政策、重大举措和重大项目,保障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着力拓展增收渠道。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巩固成果、促进增收的主攻方向。依托全县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更多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达标奖补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引导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效嵌入产业链,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坚决夯实群众发展基础。调整优化资金支持方面,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今年总资金的55%以上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资金的70%以上用于“三年倍增计划”,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相关行业部门加强衔接配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共建、共用、共管。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方面,从加大政策宣传引导、防范化解逾期风险、强化贷款后续监管等三方面着手,加强与金融机构协调沟通,全面开展信贷需求摸底调查,确保符合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脱贫人口应贷尽贷,加大信贷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力度科学做好贷款清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会同承贷银行推动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富民贷工作为符合条件农户发展生产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持续抓好光伏产业帮扶方面,进一步规范村级光伏电站资产管理、运行维护、收益分配和公益岗位设置依托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持续抓好村级电站运维管理和管护督查,确保稳定发挥效益。细化收益资金使用范围,落实落细收益资金分配使用监管责任,规范光伏公益岗位管理,严格执行公益岗位实名制、工资发放季度通报和出勤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通过公益岗位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方面,把促进脱贫人口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衔接人社部门细化目标任务,加工作调度,强化监测分析,积极协调落实好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做好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发动和培训服务等工作,提升****组织化程度,提高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持续拓展就业渠道,保持乡村公益岗位聘用脱贫人口数量稳中有增,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加大帮扶车间脱贫人口就业比重,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在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着力解决好脱贫家庭零就业问题。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继续支持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政策探索市县间劳务协作,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确保2022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在20211.2万人的基础上稳中有增。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将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新成长劳动力一并纳入资助范围,确保符合条件的两后生应补尽补,有效引导其接受职业教育,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

(四)强化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结合绩效评价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发现问题,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采取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不断提升项目资金规范化管理水平。持续完善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前期谋划和规划可研,调整优化入库项目,提高入库项目质量,科学谋划一批支持产业就业、巩固“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加强项目论证审查,加强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及时调整入库,及时清退负面清单项目和条件不成熟无法实施的项目切实建好项目库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项目评价办法,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上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优化调整资金使用投向,全力保障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产业振兴、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资金需求,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坚持落实“月通报、季分析”工作机制紧扣项目申报、实施、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确保支出均衡。严格执行公告公示制度,衔接资金分配结果、乡村两级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乡村道路和饮水等公益性资产后续管护,强化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强到户类资产指导帮扶,推动各类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五)持续完善设施服务管理体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认真落实双牵头责任制,按照我省《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配合发改部门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易地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大产业就业帮扶,解决安置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群众办事两头跑等问题。探索解决人口自然增长、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持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统筹做好迁出区和安置区在低保、医疗、养老等工作的有效衔接,推动社区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社会融入,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人口稳得住、有就业、能融入。

二、持续深化拓展帮扶渠道,巩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六)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主动加强与中建集团的衔接沟通,力争资金项目、消费帮扶、人才培训等方面帮扶力度较上年增长。同时,积极衔接中央单位拓展帮扶范围,争引1-2个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支撑性好的中长期项目,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干部人才,打造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升级版”。

(七)深化东西部协作。深度对接天津市河西区,争取加大帮扶力度,持续推进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重点任务,确保各项指标较上年有新的增长。坚持项目为重,争取落实财政帮扶资金,2月底前编制完成项目计划,按照项目建设时序要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坚持产业优先,持续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加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地投产。坚持抓点示范,借鉴天津市乡村振兴经验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坚持创新突破,加强衔接调度,积极推动两地协商确定的合作事项落实见效。紧盯东西部协作考核办法,稳步推进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推动两地务实合作向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环保、金融资本、教育医疗等方面拓展延伸,努力打造东西部协作“样板”。

(八)深化驻村帮扶。抓责任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帮扶工作机制,配合组织部门完成调整优化驻村帮扶工作队,持续压紧靠实乡镇、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县乡帮扶责任人等各级各方面的帮扶责任,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落实帮扶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抓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及“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加强传帮带和比学赶超突出重点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大驻村工作队培训力度,促进帮扶干部熟悉政策要求、提升能力素质。抓保障管理,进一步靠实乡镇及派出单位的管理职责,督促乡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监督管理业务指导。严格落实钉钉考勤打卡制度,每季度对考勤打卡情况进行通报,推动驻村干部严格落实吃住在村、工作到户要求,有效解决两头跑”“驻村不住村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加强驻村帮扶日常督查和暗访督查,切实管好用好驻村帮扶工作队。示范引领。深入挖掘各乡镇、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的先进事迹,总结提炼一批叫得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九)深化社会帮扶。积极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脱贫村,探索灵活可行的对接机制,开展产业开发、就业帮扶,多方争取在产业、劳务、消费、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形成各方参与、协同联动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三、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提高治理水平

(十)深入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落实“乡村振兴为农牧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牧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牧民参与,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继续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巩固提升示范创建成果,接续建设木耳镇省级示范镇、新建10个省级示范村,争取落实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奖补资金,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农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做法。

(十一)整治提升农牧村人居环境。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结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村庄清洁行动底线任务,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以建设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文明有序、风情浓郁村庄为导向,扎实推进农村“风貌革命”,努力提升村容村貌,普遍提高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要求,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歼灭战。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经济适用、群众接受的原则,城郊和建有污水管网的农牧村推行集中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川区及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落推行三格式、双瓮式等节水型卫生厕所,干旱、高寒山区及群众居住分散地区推广卫生旱厕,持续巩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

(十二)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全面开展农牧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农牧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创建一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卓尼人、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动农牧村移风易俗,着力解决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问题。

四、全面推进责任落实,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十三)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三级书记抓巩固和县级领导包乡抓村责任制,压紧压实乡镇党委政府、5大工作专班、12个专责工作组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进一步靠实责任、传导压力,督促各乡镇和县直相关行业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季调度、分管领导月调度机制,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开展督查检查,常态化开展“三落实一巩固”暗访督查,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年度考核,及时督导调度、预警纠偏、推动落实。

(十四)强化机制保障。健全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保持重视程度、调度频次、力量配置、资源整合、责任落实“五个只增不减”。完善产业支撑就业促进的农民增收体系、财政投入金融支持的资金保障体系、东西协作齐帮共扶的脱贫帮扶体系、优先倾斜合力推进的政策支持体系、较真碰硬赏罚分明的考核评估体系、全面从严渠道多样的监督检查体系等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持续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推进。

(十五)强化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县委实施转变作风、追赶进位相关部署要求,树牢改革创新、比学争先、唯干唯实、高质高效、勤政为民新风。主动适应机构重组新形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履责管理考核,压实分管领导、科室、干部的具体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盯住不落实的事、找出不落实的人,下猛药祛除作风顽疾,持续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持续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和政治坚定、忠诚担当、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绩效显著的干部队伍,从严从实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追赶进位新动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