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4 作者:卓尼县林业和草原局 点击数: |
|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落实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目标责任制。与县属国有林场逐级签订了《卓尼县国家级(省级)公益林管护合同》《2024年度森林管护责任书》,确保我县天然林、生态公益林资源安全。2024年度第一、二、三、四季度森林督察工作已全面完成。森林监测样地省上下发20个样地;草原监测样地省上下发19个监测样地、加密样地监测省上下发16个样地,已全部完成。林草湿荒普查不一致图斑国家下发卓尼县不一致图斑16579个,其中卓尼县县属不一致图斑2825个,内业已全部审核完成,并全部上传国土调查云,需外业举证的图斑全部完成举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于2024年5月开展,已完成古树名木调查及标本制作采集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县级林长巡林共计60人次,乡、村级林长巡林共计140余次;制定完善了《卓尼县林长制考核办法》《卓尼县、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洮河建设管护中心林长制信息共享制度(试行)》《卓尼县、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洮河建设管护中心林长制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卓尼县、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省洮河建设管护中心林长制联合巡林制度(试行)》。会同检察、公安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落实工作会商、信息共享、行政司法衔接及联合督办、协同监督等机制,有力增强了行政执法与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检察的衔接配合。三是全面完成总投资600万元的中度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80万元的森林植被恢复造林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的第一批草原植被恢复项目、总投资76万元的第二批草原植被恢复项目。总投资6749万元甘南黄河上游(洮河大夏河片区)卓尼县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计划2025年春季全面开工建设。四是完成1730名生态护林员续选聘工作,集中开展了生态护林员培训工作,对护林员的履职情况、巡山记录、巡护上线率等进行年度考核;通过“社保卡”发放2024年生态护林员管护报酬1384万元;发放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340.09万元。开展了2024“清风行动”,严格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责任和野外管控措施,对重点林区、入山道口设卡实行实名登记入山,对林区实行全面监管,坚决打击破坏野生保护植物和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并在县城周边及部分乡镇开展了宣传活动。五是全年累计办理使用林草地手续8起,占用林地3起,其中临时占用林地1起、面积1.5585亩,审核上报长期占用林地2起,面积13.0455亩;占用草地5起,其中临时占用3起、面积85.5880亩,共缴纳植被恢复费20.54万元,审核上报永久占用2起、面积50.07亩,共缴纳植被恢复费12.01万元。全年累计查处林业和草原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21起,其中涉林木案6起,共计缴纳罚款13.11万元;涉及草原案12起其中1起涉及面积超出行政处罚范围已移交司法部门,共计缴纳罚款33.22万元;野外违规用火案3起,共计缴纳罚款600元。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问题整改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于7月23日对9家砂石矿山企业启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9月18日委托甘肃中检联鉴定中心对藏巴哇红阳砂石料场进行了司法鉴定,9月24日完成现地核查评估,现已完成初步核查报告,正在出具生态损害评估鉴定报告。其余8家依据《甘肃省生态环境赔偿工作实施细则》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启动简易流程,10月18日邀请省级专家库专家开展了生态修复效果评估,10月21日完成评估,根据专家出具的评审意见,形成了终止生态环境损害索赔程序的决定。针对砂石企业行政处罚不到位的问题,2024年10月15日完成9家砂石矿山企业的行政处罚工作。处罚金额44.52万元(其中违法占用林地4宗,处罚11.30万元;违法占用草地10宗,处罚金额33.22万元)。六是今年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春秋两季普查涉及叶儿林场、新堡林场所属片区的松树纯林及县城周边加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开展检疫执法检查,全面排查辖区内松木及其制品情况,对大型工程建设工地使用的木质包装材料进行复检,追踪调查异地调入松木及其制品来源情况,对查获的疑似松材线虫病侵染的松木及其制品及时进行取样鉴定,普查率达90%以上,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七是为确保全县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我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抽调工作人员组成4个督查组,对全县林缘、草缘炜桑台开展了实地督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煨桑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和转移。截止目前,4处煨桑点全部完成转移,32处煨桑点完成升级改造。进入防火期以来,深入15个乡镇开展了2024年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出动宣传车辆30余(台)次,出动人员150余人(次),悬挂横幅45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品9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4000余人。八是根据《关于2023年草畜平衡工作督查核实的通知》,抽调人员组成两个核查小组,按照农牧户1%的比例进行抽查全县198户农牧民核实,通过核实发现,县级、乡级、都达到草畜平衡。九是大力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及卓尼县“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及2024年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国土绿化12.344万株。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森林草原湿地补偿制度尚未健全完善,资金渠道单一、补助标准偏低。二是事前监管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力,资源监督检查覆盖度不广、触角延伸不深、盲区死角多,工作推动滞后,林草资源监管处于被动局面。三是森林草原执法监督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履行林草执法监督职责困难重重。由于牧区交通不便、牧户居住分散,要及时掌握牧户饲养性畜数量的动态,督促牧民及时对超载的牲畜进行处理,需要大量的监管人员。执法人员太少,业务水平有限,执法设备短缺,县域面积大,加之未配备执法车辆,难以有效开展日常动态巡查工作;公务用车存在申请时间长、审批程序繁琐、审批难等问题,造成对全县林草资源违法行为不能及时进行制止,偶尔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精神为契机,围绕稳定、生态、发展“三件大事”,深度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解决风险隐患防范难、生态效益转化难、县域发展均衡难的“三大难题”,全力促进多种治理方式、多样生态产业、多地协同发展“三个融合”,为努力把卓尼建设成为平安团结的和谐家园、生态宜居的绿色田园、富有富足的幸福乐园提供坚实的林草保障。一是认真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和《黄河保护法》,加力实施湿地、草原、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6748.45万元的甘南黄河上游(洮河大夏河片区)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25年11月底高质量完成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0.2万亩,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39.5万亩。二是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目标任务,按照《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抓紧做好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编报工作的通知》,对照编报工作要求,通过外业调查,积极谋划申报2025年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5个、总投资4537.56万元,其中:甘肃省甘南黄河上游卓尼县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3728万元,计划在喀尔钦镇实施封山育林0.4万亩,在刀告乡和尼巴镇实施草原改良10.5万亩,在完冒镇和扎古录镇实施黑土滩治理3.5万亩;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600万元,计划在县属新堡林场、叶儿林场辖区新建森林草原防火应急道路12公里;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森林草原高危区(一般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70万元,计划购置森林草原防火设备装备、火情预警监测设备以及防火宣传资料;野生动物监测设施装备建设项目总投资14.36万元的,计划采购野生动物云台摄像机10台,用于监测卓尼县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等;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总投资25.2万元,计划对县域内7株古树名木实施病虫害防治、树体抚育、土壤改良、灌溉除草。三是加强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力度,全力开展草种改良,提高牧草生产能力和承载力,推动以草定畜、定牧定耕。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草原鼠虫病害防治攻坚行动,强化监测管控和严格检疫执法,完善预警体系,建立防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四是加大林草领域“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力度,谋划“十五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11个,总投资24.4亿元,积极编制项目可研,加大主动向省州林草主管部门的汇报衔接力度,力争林草领域谋划项目落实落地。五是严格按照《卓尼县“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及2022年-2026年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国土绿化工作采取“阳面留白、阴面植树、点面结合、错落有致、合理布局、自然流畅、突出景观、全域成景”的造林原则,栽植苗木10万株以上。计划对2024年国土绿化区域进行景观式改造提升,栽植云杉、圆柏2万株;在木耳镇和尚沟至俄吾多村公路沿线面山区域全面开展景观绿化造林,栽植云杉、圆柏4万株;各乡镇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栽植的地块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栽植苗木4万株。并落实“落地上图”要求,争取命名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六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压实林长履职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全面履行林长职责,加快建立林长制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架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基层护林人员作用,全力做好“护绿、管绿、增绿、用绿”文章,通过林长制实现“林长治”。七是加强与洮河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的联系沟通,健全联防体系,开展联合督导预防,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认真落实巡林护林制度,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进行严管细控,严防火种进入。对林缘、草缘煨桑台开展定期监测,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八是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稳定生态护林员政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国家储备林、林草中药材、牧草等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九是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管控和严格检疫执法,加强重点林区松材线虫病防治集中攻坚。强化有害生物防治,推进重大病虫害和草原鼠虫害防治。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完善预警体系,建立防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十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摸清底数、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严格对照省上《实施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围绕八大改革任务,逐步推进落实,确保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促进我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持续提高、林区条件持续改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十一是严格资源监管,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强化自然保护地、草原保护利用、湿地用途等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开展“绿盾”等专项打击行动。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