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2 作者:卓尼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点击数: |
|
卓尼:“药香”飘满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卓尼县九峰生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院落里,采挖的党参、当归等中藏药材堆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座小山。工人们手法娴熟,一丝不苟地分拣、串药,忙碌的身影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纳浪镇纳浪村的杨水个,已经在九峰药业公司打工四五年了。他告诉记者:“这里离家近,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近年来,卓尼县因地制宜,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引进优良品种、拓展销售渠道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特色中藏药材种植,让“药香”飘满乡村振兴路。成立于2016年的卓尼县九峰生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培训、市场营销等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标准。今年收购黄芪、柴胡、大黄等中药材200吨左右,加工成黄芪粉、大黄粉等,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公司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交易量3万吨,年交易额1.8亿元,盈利收入达到2千万元以上,带动全县药材合作社抱团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中藏药材产值,卓尼县九峰生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药材的边料、尾料进行二次开发提升利用价值,研发出“肝肠健”“藏药酵宝”“牛添砖”等产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公司董事长陈云介绍道:“以前,农民们常常把黄芪秸秆当作柴火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现在,我们公司以每公斤一块五的价格回收这些秸秆,用于研发动保产品,如肝肠健等。这些产品远销海南等地,既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收入,也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我们把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纳浪镇大小板子村的张全龙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采收黄芪后,秸秆没人要,只能烧在地里。但从去年开始,九峰药业收购黄芪秸秆,一亩地大概能卖400元。今年我家四亩地就卖了1600元,挺好的。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卓尼县坚持把中藏药材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培育,不断扩大中藏药材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效益,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推行中藏药材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中藏药材现代企业。目前“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牧户”的种植模式基本形成,中藏药材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推动卓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剂“良方”。 卓尼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业宏表示,通过引导农牧民群众大面积种植中藏药材,用中藏药材生态经济撬动绿色富民产业,培育中藏药材新业态,让中藏药材真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全县老百姓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据统计,2024年,卓尼县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主要种植当归、柴胡、黄芪、党参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预计突破9亿元。目前,全县培育中藏药材企业12家、合作社128家、家庭农场211家,带动农牧户6630户,户均增收3800元以上。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