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5 作者:喀尔钦镇人民政府 点击数: | ||||||||||||||||||||||||||||||||||||||||||||||||||||||||||||||||||||||||
|
||||||||||||||||||||||||||||||||||||||||||||||||||||||||||||||||||||||||
中共喀尔钦镇委员会 喀尔钦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喀尔钦镇“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无化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组、机关站所: 《喀尔钦镇“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无化肥实施方案》已经喀尔钦镇“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喀尔钦镇委员会 喀尔钦镇人民政府 2021年4月15日 喀尔钦镇“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 无化肥工作方案 按照县委、县政府《“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21年,进一步总结试验试点经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全镇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率达到100%,实现全域无化肥;大力提升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尾菜处理率,耕地质量提高等级。到2025年,在全域无化肥的基础上,集中养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10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以上,尾菜处理率达到100%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效益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推行绿色循环生产,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 1.全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进一步总结2020年试验试点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财政专项扶贫等项目资金,以奖励补贴的方式,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县财政对镇域内使用商品有机肥的种植主体进行适当补贴,对制造农家肥的主体给予倾斜支持。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年度推广使用任务,全面有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镇农作物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达到100%。(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2.积极支持鼓励就地就近自造农家肥。依托畜禽健康养殖项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等,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合作社)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购置设备,推广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尾菜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有机肥生产使用力度。举办自造有机肥培训班,指导支持农牧民通过堆沤腐熟等技术,在农田或不影响村容村貌及卫生环境的地方,就地就近自造使用农家肥。对自造有机肥的养殖场(合作社)给予适当资金奖补;鼓励有机肥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合作社建立畜禽粪便定点协议收购机制,进一步提高资源化利用。(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3.建立完善农牧业循环利用机制。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饲草和农作物秸秆,推广建立“饲草资源-牦牛藏羊畜产品-废弃物(有机肥还田)-饲草资源”闭环式经济系统,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融合发展,形成“以畜带草、以草兴畜、畜肥还田”的循环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力争在各村建设循环农牧业发展示范点,对积极创建循环农牧业发展示范点的经营主体按创建规模进行适当补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休耕补助政策,争取县级财政补助资金,调动以合作社为主体参与休耕的积极性,在适宜村组开展轮作和休耕试点推广工作,探索创新不同村组兼顾生产生态的耕作制度,通过粮豆轮作、种植绿肥等方式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质量,形成一批符合我镇生产生态条件的种地养地结合的技术模式,集中资金、技术等力量,在出路、柯别、相俄村建立试验示范点。(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4.充分发挥现有供销保障体系。依托现有供销社农资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开展有机肥统购统销或厂家直销服务,在我镇配强建设有机肥定点供销门店,保障有机肥长期供销,并建立完善购销台账和售后服务,方便有机肥的销售、监管和质量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依托涉农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有机肥料统供统施等社会化服务,通过在生产基地建设中全部使用有机肥、以订单生产促使种植户使用有机肥、优价优先收购有机肥种植产品及统一技术指导等方式,加快有机肥推广应用,提高农牧民有机肥使用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牧民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格局。对有机肥种植产品的收购经营主体进行适当补助。持续强化供销社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二)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5.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落实畜禽养殖环评、监管、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考核评价、种养循环发展、示范推广应用等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畜禽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努力争取县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规模化养殖场及养殖小区减排、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相关项目资金,通过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力争整镇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快畜禽养殖场(合作社)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要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套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鼓励在具备条件的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逐步由“治”向“用”转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力争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畜禽粪污有机肥料转化率。对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施主体进行奖补扶持。(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三)大力扶持有机肥企业发展,保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6.扩大提升有机肥生产加工能力。有机肥替代化肥已纳入农村农业发展规划,全面摸底调查有机肥生产加工现状,将有机肥生产加工销售纳入养殖场(合作社)生产经营范围,统筹财政、扶贫、对口援建等产业发展资金,重点对有机肥生产、加工、使用环节进行适当奖补,在融资、贷款、税费、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全力扶优做强质量优、发展前景好、产业贡献大的特色有机肥企业。力争2025年全镇扶持新建有机肥企业1家。(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扶贫站、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财务室) 7.严格把控有机肥质量。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供销等部门要对有机肥生产、供销单位进行排摸登记和日常监管,加强有机肥市场执法监管力度,开展有机肥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有机肥市场准入、源头可追溯机制,畅通农牧民投诉渠道,严厉打击查处制假售假行为,净化有机肥市场;对有机肥销售、供给企业进行抽样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确保广大种植户使用“安全肥”“放心肥”。(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生态环境办公室、镇派出所) 8.严控化肥流通使用环节监管。在全镇辖区内严禁全镇农资企业和经销门店销售化肥,要改售有机肥。对私自销售化肥的予以严肃处理;严把化肥流通环节,杜绝镇辖区外化肥流入我镇,投入农业生产;坚决杜绝种植户使用化肥,实现全域无化肥的目标。各村组要严格管控,坚决制止有机肥发放后不按要求使用或低价倒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将对所在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予以问责,对农户和收购农户补贴发放有机肥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杜绝有机肥和资金的浪费,全力保障有机肥正确有效施用。(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派出所) (四)继续开展示范试验田建设,创新技术模式攻关 9.积极开展核心示范田创建。为推广有机肥使用技术,发挥展示、示范、推广、应用水平,结合不同村组的肥源条件、技术集成模式和农作物需肥特点,充分利用有机肥奖补项目资金,在出路、柯别、相俄等农作物播种面积较大的村组,打造相对集中连片百亩有机肥核心示范基地(田)。并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推广一批类型多样、可复制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对每个示范基地按规模大小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牵头部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镇食品药品监督所;配合部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镇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镇派出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以镇政府分管副镇长为组长的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专责组,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村组、机关站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全域无化肥”对建设“五无甘南·秘境卓尼”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村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靠实工作责任,转变工作方法,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和要求,保障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全域无化肥的目标。 (二)健全规范台账。各村组要按照本工作方案,结本村实际,制定到村到户、到企到社的实施计划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村组、企业、合作社、农户责任,统筹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各项工作。每村要成立督查组,每户要有具体的督查员,确保有机肥全部用于自己种植的农作物耕地上,同时协同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有机肥销售企业做好调拨、补贴发放、登记管理等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坚决杜绝冒领、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增强资金技术保障。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强化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按照财政支农资金“公开、公平、公正”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项目资金规范高效管理使用。研究和制定产品技术规程,严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关,确保有机肥符合农作物生产的各项技术标准。组织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指导,落实农技人员包抓村组责任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围绕农作物生产时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和各经营主体落实好关键技术,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产学研协作攻关,研发推广一批有机肥生产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四)加强监督检查评估。专责组在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对各村组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导检查。按照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碰头、半年一小结的要求,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村组进行通报和约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切实担负起牵头部门职责,跟踪督导工作推进情况,进村入户了解实际情况,科学评估项目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商讨解决。结合试验示范田建设,科学布设农作物生长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点,开展产品产量、土壤质量、产地环境协同监测。 (五)强化宣传引导。要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全域无化肥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宣传展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成效亮点、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积极开展“全域无化肥”主题宣传活动,报道一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好典型、好案例,用农民身边的人、自己的事,讲好农业绿色发展故事。 附件: 1.“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无化肥工作领导小组 2.“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无化肥2021年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1 喀尔钦镇“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 全域无化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富恒 镇党委书记 雍学智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邓海鹏镇政府副镇长、拉力沟村包村领导 任剑锋镇政府副镇长、相俄村包村领导 周小红 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郭永胜镇人大主席 乔建辉镇党委副书记、维稳中心主任 大力村包村领导 杨经林镇党委副书记、达子多村包村领导 包金才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 王晓琳镇政府副镇长、革古村包村领导 雷刚镇武装部部长、柯别村包村领导 桑杰东主镇司法所所长、拉扎村包村领导 邱海云 镇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卓洛村包村 领导 闫晓峰 镇扶贫站副站长、麻地卡村包村领导 来恩存 镇政法委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出路村包村领导 杜金辉 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录巴寺村包村领导 窦翔 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刘巧凤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尕藏才让喀尔钦派出所所长 屠小娟 出路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 李红霞 麻地卡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 訾金福 拉扎村专职化党支部书记 桑杰丹珠 革古村党支部书记 全康主扎什大力村党支部书记 张志龙 达子多村党支部书记 杨班代九 卓洛村党支部书记 陈建平 录巴寺村党支部书记 杨顺兰 拉力沟村党支部书记 安 杰 大族村党支部书记 杨文俊 相俄村党支部书记 闫九雷保 柯别村党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邓海鹏、任剑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周小红同志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等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如有变动,由接替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附件2 “五无甘南·秘境卓尼”建设全域无化肥工作2021年任务清单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