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依申请公开

卓尼县农业农村局关于上报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时间:2024-04-26   作者:卓尼县农业农村局 点击数:  


卓尼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上报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省州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九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大会精神,紧盯县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三年倍增计划、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建设,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我局作为两项指标牵头单位定期组织各涉及指标成员单位、各乡镇召开“两项”经济指标调度及分析研判会议,督查各涉及指标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乡镇指导技术落实,并对各乡镇涉农、统计干事进行培训,确保做到口径统一,应统尽统,全面准确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三季度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4874万元,累计完成51686万元,增速4.56%,预计第四季度完成19030万元,全年预计完成70716万元,增速达6.5%。

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1627元,增速达8.59%。

(二)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同各乡镇签订了《稳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督促乡镇按照自身实际将粮食播种任务分解到村、到户,推动粮食播种任务全面落实落地。2023年种植粮食面积达9.24万亩,产量达1.32万吨;投入资金50万元复垦复种撂荒地1321亩。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0.4万亩,目前完成建设任务的85%,预计11月底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和县级自验。

(三)特色种植业提质扩面。紧盯中央、省州县委1号文件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以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推广“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统筹推进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和“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2023年种植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8000亩,产值达到2.82亿元;建成种植大棚2000座;打造食用菌种植优势产区4个、食用菌种植基地25个,其产品更是走出国门销往巴西,我县被全国食用菌协会评为中国黑木耳之乡。种植中藏药材8.5万亩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1.7万亩,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0.22万亩;种植高原夏菜0.85万亩,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0.3万亩;种植青稞6.02万亩,建设标准化良繁基地1.22万亩。种植油菜2.56万亩,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1.1万亩。打造种植业示范点45个以上。

(四)畜牧业发展能力增强。强力推进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牦牛良种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种业振兴行动,打造集中连片牦牛繁育基地和产业带,积极组建牦牛良种繁育核心群,开展黄牛(牦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改善种群结构,提升种畜单产性能,构建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实施总投资1200万元的2023年卓尼县牦牛良种繁育建设项目,引进青海大通、肃北、阿万仓良种牦牛360头,组建牦牛繁育核心群11个,建设核心群基础设施。实施投资551万元的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牧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引导开展调引调换工作,调换种公畜1460头;持续提纯复壮牦牛2.5万头;在车巴片区打造万头牦牛养殖基地1个,在完冒镇、恰盖乡建成千头牦牛养殖基地各一个。改扩建畜种改良点4个,改良肉牛、牦牛200头。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的2023年草原畜牧业养殖越冬饲草料储备补助项目,补助饲草料5万吨,4511户养殖户18946人受益。实施总投资476.3万元的甘南牦牛产业发展项目,改造提升牦牛养殖新型经营主体、养殖大户73个,建设暖棚41259平方米,储草棚建设6622平方米,修缮道路场地9675平方米。推广种植优质饲草料0.85万亩,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8个。建设青贮玉米种植基地1处1000亩。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15个。落实“活畜贷”政策,支持养殖户开展活畜贷款,活畜贷款8户,贷款金额80万元。实施投资60万元的卓尼洮羊、洮藏黑山羊保种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卓尼洮羊、洮藏黑山羊保种基地5个。打造畜牧业养殖示范点46个。全县各类牲畜存栏达34.7万(头、匹、只),出栏13.52万(头、匹、只),完成产值4.39亿元,畜牧业在一产增加值中的占比71.33%,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22.5%、38.96%、42.81%。

(五)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多点开花,由点向面、由面向带发展,结合县情实际,发展多元产业,加快促进生态经济双赢发展格局形成。实施投资100万元的卓尼县2023庭院经济培育奖补项目,向全县各乡镇发放早熟梨、李子、葡萄树、杏子树苗43750株,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特色林果经济。推广种植藜麦0.3万亩,打造千亩藜麦核心示范基地1个,建设藜麦良种繁育基地20亩。投资113.3万元,扶持25个渔业养殖经营主体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增加库区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深化与中国农科院都市农研所、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原野生酥油蘑菇已培育研发出适宜种植的液体、固体栽培菌种。采集野生菌种样品200份,完成鉴定195份15个菌株。今年正式在完冒镇、刀告乡、恰盖乡选定区域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3次,成功迈出了科技创新的步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180.51万元,以“差异化”补助的方式,对全县5240户“三类户”进行补助,鼓励支持“三类户”发展种养产业,激发内生动力,户均增收2253元。

(六)经营主体持续攀升。2023年投入各类扶持资金达1378万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基地、种子种苗基地、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和牲畜贩运、短期育肥、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产销对接等,为龙头企业引培、合作社质量提升、家庭农牧场培育壮大、延长产业链条提供坚实基础。年内引进培育龙头企业3个,全县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个。培育合作社14家,规范提升421家,创建县级以上合作社146家,全县合作社达492家,“五有”合作社303家,合作社规范化率、“五有化”率分别达85%、61.3%。年内培育家庭农牧场133家,全县家庭农牧场达511个。各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户15376户66117人,户均增收6500余元。

(七)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全力开展“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功能提升等相统筹,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以改善乡村面貌、培育富民产业为重点,结合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投资1.28亿元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9个建设、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完成建设任务的90%。开展问题厕所“回头看”、“厕所革命大比武”活动,乡村风貌、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持续提升,连续四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八)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统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和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等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助推生态农业发展。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投资500万元推广使用有机肥0.95万吨,鼓励群众使用农家肥8.45万吨,有机肥替代化肥率达100%。推广使用加厚农膜771.9吨,鼓励支持12个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共回收590吨,回收率64%,目前正在回收中,力争到年底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4%以上。支持尾菜还田和加工处理,目前尾菜处理利用140吨,处理利用率53%。投资100万元实施2023卓尼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补助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在喀尔钦镇、申藏镇,建设秸秆加工厂各一处,购置设备6台主,加工回收秸秆45吨,综合回收利用率达46%。实施投资100万元的畜禽粪污污染整治提升项目,引导经营主体、养殖大户新建、续建堆粪棚、化粪池、铺设管网等方式建设粪污处理系统,畜禽粪污处理率达81%。累计投入资金34.6万元,开展增值放流活动5次,向洮河放流本土鱼苗3.2万尾,九甸峡水库投放经济鱼类160.0334万尾,有效促进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落实资金71万元,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目前,完成实地校核20个样点,培训技术人员53名,通过内业考试18人,外业25人,宣传土壤普查标语、短息等6万余条,已发布意向公告,正在组织招投标,预计年底全部完成外业采样,内业化验工作任务的40%。我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州级中期评估。

(九)人才支撑不断夯实。实施投资110万元的卓尼县2023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培训乡村建设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产业发展带头人,食用菌种植及设施蔬菜带头人、动物防疫员550人。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本土专家人才“情况熟、下得去、蹲得住”的优势,探索“专家人才+基地”服务模式,选派21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五个万亩”产业基地,全程参与指导种植基地建设和技术指导。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并拓展延伸,补齐短板,启动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包乡抓点服务制度,抽调68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一对一”监管和技术服务,服务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万亩”产业培育及基地建设。

(十)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为抓手,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组建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6次,完成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3个,9400万元,其中与北京卓越添辉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总投资2000万元的卓尼县废弃菌棒再利用项目已开工建设。与湖南油控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在卓尼建设菜籽油加工厂。与康乐县江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达成九甸峡库区渔业养殖项目前期洽谈;与甘肃药业集团签约了当归GAP种植基地建设、中藏药材出售、收购协议;与北京同仁堂(海南公司)签订了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并签订卓尼县中药材操作规程、标准编制合同及《卓尼有机中药材种植示范县规划(暨卓尼有机中药材示范实施方案)》编制合同,目前正在编制《卓尼有机中药材种植示范县规划(暨卓尼有机中药材示范实施方案)》。

(十一)产销对接效果明显。投资163.2万元用于农业品牌提升和产销对接活动,年内新增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9个,总数达到62个,占全州总数的31.62%。正在申报卓尼柴胡“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陇秘境藏蜜“甘味”企业商标,力争年底“甘味”企业商标创建总数达到4个以上。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8次,签订农产品销售、电商销售订单达3000万元以上。投入资金15万元,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抽检、例行监测工作,完成定量、定性检测分别177份、2100份,完成率分别达100%、105%。投入100万元实施卓尼县2023年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在大峪、柏林国营种畜场建成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1条,首次实现我县畜牧业全程可追溯,为智慧牧场建设奠定了基础。大宗农产品销售顺畅,全年未出现滞销问题。

(十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持续推进农牧村土地承包、农牧村“三资”监督管理、农村三变改革等工作。持续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管理运行模式,引导农牧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方式,2023年流转土地29100亩,收入达1600万元。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全县3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1859.64万元,村均收入19.17万元,97个行政村100%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收入5-10万元的31个村,占32%,10-30万元的47个,占48.4%,30万元以上的村19个占19.6%。在阿子滩镇那子卡村试点推广建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1个,并顺利通过省级中期评估,获得良好等次。

(十三)农业执法能力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打击农资、品牌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清除障碍。2023年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6人次,开展市场联合督查、执法9次,发放宣传册1600张,截至目前,我县调出牛、羊等动物2454头(匹、只),调出动物产品82.65吨,其中省外调出动物227头(匹、只),省内调出动物2227头(匹、只),省外调出动物产品21.53吨,省内调出动物产品61.12吨;输入我县动物24143头(匹、只、羽),输入动物产品1071.22吨,其中,省外输入动物13968头(匹、只、羽),省内输入动物10175头(匹、只、羽),省外输入动物产品1054.77吨,省内输入动物产品16.52吨,年内县内未输出和流入染疫动物和病害病害动物产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十四)农业生产保障有力。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救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牧民种养殖积极性,助推产业发展。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5万元,补贴农机具120台,全县农业机械功率达90077.22千瓦,机械化率达51.27%,较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落实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00万元,补贴发放饲草料5555吨,1350户,6075人受益;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17万元,对全县12364种植户进行补贴;有序开展动植物防疫、检疫等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动物免疫率、抗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耳标佩戴率达100%,抗体检测达标率达90以上,在全州排名第二;有序开展农业保险工作,2023 年全县实施 18 个保险品种,投保农户 1.5652 万户,其中已脱贫建档立卡户 0.6210 万户 (包括以往年度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 0.6210 万户);实现签单保费 3225.44 万元,完成率达100%,支付赔款 2229.39 万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 2656 户次。落实资金15万元,防治农作物面积达4.6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达46%,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我县全年未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结合青稞基地建设,首次使用无人机喷洒有机农药,效率提高75%,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

(十五)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始终把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提高党工委(党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认真总结以往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主题教育工作,及时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班子成员带头学,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以集中学习、自学的方式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你追我赶的干事创业激情。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上级党组织保持的高度统一,进一步铸牢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落实民主集中制制度,积极探索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调整班子分工,确保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以整改促进工作落实,完成各级巡视、审计、督查反馈问题整改7方面33个,均已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办理政协、人大委员提案、意见办理30条,办结率达83%,在完成问题整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障和促进全局各项工作快速、协调发展入手,有效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健康发展。

(十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按照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坚持严的标准为党培养人才,2023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预备党员2个,按期转正预备党员3名,党员总数达187名,占系统工作人员的二分之一以上。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将局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46名转入机关党工委管理;定期开展党员党性检测和党员干部平时考核工作,提升党性修养;指导督促9个支部按时间节点开展“三会一课”,引导各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与“三农”工作有机衔接,与草岔沟村、奤盖村、博峪村及城东、城西、城南社区支部联建,牢牢将党员干部嵌入社会治理、政策宣传网格,既做好政策的宣讲者和“三农”工作的服务员,将党的关怀政策及时送往社区老党员(群众)手中,把技术指导服务到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防汛期间抽调年轻党员干部40人,组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1支;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7名,推荐州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名,推荐省妇女代表1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推进缓慢。由于县财政财力吃紧,且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因此造成此项工作进度缓慢。

(二)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我县还没有农业产业方面的牵头企业,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销售农产品以原材料和初级农产品为主,优质不优价,高产不高效的现象客观存在,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尤其是畜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引领。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管理人才紧缺。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没有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一般由村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文化水平低,经营管理能力弱,缺乏创新思维,发展思路不宽。村集体经济融资困难,大部分村集体经济靠国家扶持资金或群众入户资金支撑,资金量小,难以形成发展规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够。

(四)年内招商引资任务还未完成。年初县上确定的4.5亿元、州上确定2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仅完成农业项目招商3个,投资9400万元,与州、县上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差距很大,围绕产业链和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招商方面还需持续用力。

(五)班子建设有待加强。虽然班子成员经验和基层工作经历丰富,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老经验、办法不足以应对复杂的“三农”工作,班子成员仍需加强学习先进理念和自身建设。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畜牧业牵引能力提升。依托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计划引进良种牦牛300头以上,组建牦牛繁育核心群5个以上;持续开展牦牛良种调引调换工作,调引调换牦牛500头以上;改造提升养殖经营主体25家以上,推广种植优质饲草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打造畜牧业养殖示范点(基地)45个以上。

(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按照产业发展实际,引培链主企业,扶持壮大本土企业,强化带动能力。2024年计划引培龙头企业2个以上,分别培育合作社、家庭农牧场10个、60个以上,指导组建高标准联合社2个以上,合作社规范化率、“五有率”分别达到86%、64%以上,家庭农牧场总数达600家左右。各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带动能力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

(三)提升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积极争取财政衔接、中央三部委资金和政策支持,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千人带万个的原则,专业技术人员包抓乡镇、村组,加强对村集体经济服务指导,规范村集体经济各项制度。并对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业务能力进行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2024年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保持在100%。

(四)精准高效开展招商引资。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对接、统筹谋划农业发展项目,丰富充实项目库,主动出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快速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建设。2024年预计完成招商引资2.5亿元以上,引进龙头企业2个以上。

(五)持续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和产销对接活动。支持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甘味”企业商标创建,逐步推进农业生产两个“三品一标”建设,进一步加强证后管理和续展认证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升转化农畜产品附加值,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方向发展。2024年认证农产品“三品一标”2个以上,创建“甘味”企业商标1个以上,续展认证“三品一标”30个以上。组建产销对接协会1个。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6次以上,签约订单3500万元以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