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4 作者: 点击数: |
|
2024年,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省州县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优化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两个链条”,找坐标、亮目标、明路径、强措施,加速追赶,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加快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持续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就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加强党建和行风建设。一是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内容。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作用,截至10月底,组织各党支部共召开党员大会15次,支委会63次,主题党日63次,党小组会9次。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严格履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与县直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2次,与新任职医疗机构“一把手”开展监督谈话1次,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集中约谈4次。成立督查组对全县126家医疗机构(含村卫生室)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县直及乡镇卫生院共发现问题44个,其中:涉及过度医疗方面24个,就医体验不佳方面11个、安排部署不到位方面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强化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甘南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2023—2025年)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截至10月底,共录入“双公示”信息119条、“五归集”信息254条、信用承诺数据441条。四是开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主题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咨询和义诊服务等,截至10月底,各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老年人16129人次、高血压患者17139人次、孕产妇1884人次、糖尿病患者3810人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31人次、结核病患者48人次、心脑血管病614人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517人次。 (二)大力实施健康惠民工程。一是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多形式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八进”活动,现已完成进学校7场次、进企业1场次、进厂(矿)1场次、进寺庙1场次、进村社16场次、进社区2次,接受健康教育人数达2000余人,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5%。二是推动健康从娃娃抓起。制定印发了《卓尼县2024年推动健康从娃娃抓起行动方案》,深入全县部分中心小学、九年制学校开展健康从娃姓抓起专题知识讲座7场次,覆盖学生2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 通过对预防“小胖教、跑不快、跳不远、小眼睛”等一系列专题知识讲座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意识,培养了少年儿童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三是推动胃癌食管癌早筛早诊早治。县人民医院完成甘南州消化内镜技术联盟“格桑花”工程建设,针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相对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等,制定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并联系兰大二院、省中医院开展消化系统疾病筛查工作。截至10月底,县人民医院胃镜共检查653例,幽门杆菌检测1360例,共发现胃癌7例,食管癌3例。四是高标准完成省州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10月底,为低保困难老年人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59例,完成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成206对,完成率100%,查出高风险24人;65岁以下农牧民群众免费体检项目共完成健康体检12593人,完成率为100%。 (三)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一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项目完成投资70%。县妇幼保健院新建业务用房项目将于近期投入使用,阿子滩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提标扩能建设项目竣工待验收,杓哇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提标扩能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等级复审,各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完成电子证照申领工作,同时对本单位挂证人员进行了清理,进一步规范了执业证照管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有序开展检查经验结果互认,同时加强临床路径规范管理和麻精药品日常管理,防止麻精药品从医疗机构流入非法渠道。三是持续推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体系建设。参照州级质控中心,县卫生健康局组织县级医疗机构成立了超声、急诊医学、手术室护理、放射、检验、传染病、院感、护理等7个县级质控中心,促进全县质控工作逐步覆盖住院、日间、门(急)诊等全诊疗人群。四是稳步推进“五无医院”建设和“6S”管理。各医疗单位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缩短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县级医疗单位进一步加强卫生间、候诊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鼓励配备轮椅、平车、母婴室、尿布台等必要的便民设备设施。五是不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建设稳步推进,建设完成创伤中心省级现场核查验收。核磁室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临床使用,配备放射医学副主任医师2名,并特邀甘肃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定点帮扶专家高博主任对县医院放射科开展为期半年的技术帮扶和人才队伍和科室建设指导。六是继续实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专项工作。积极对接省级三家医院、天津市河西区、天津中附一院等对口帮扶单位和县委组织部,选派帮扶专家和挂职人员共18人,有计划的开展“传帮带”,开展新业务、新技术8项。 (四)加强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开展专病专科建设行动。全面推动县中医医院、县藏医医院老年病科设置,推进中藏医特色优势病种筛选工作。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县中医医院积极遴选符合条件的2名医师参加评选,并建设传承工作室。二是开展基层强中医服务行动。组织全县50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各乡镇卫生院、柳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稳固提升。三是中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县中藏药材产业链专班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制定了2024年度中藏药材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机会清单。 (五)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一是落实基层首诊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基层首诊病种、诊疗规范、双向转诊、绩效考核机制,县域就诊率达到90%,乡村两级首诊率达到60%。二是加强人才培训。完成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远程培训259人,选派1名卫技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名卫技人员参加临床骨干医生培训,6名乡村医生参加骨干乡村医生培训。对4名报考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人员进行了理论授课+临床实践培训。组织专业机构、1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80人参加了州级举办的全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三是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各乡镇卫生院严格落实村卫生室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为符合条件并愿意缴纳的67名乡村医生缴纳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49名离岗乡村医生发放了养老补助金。将符合条件的8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执行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四是开展服务能力达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喀尔钦镇卫生院积极创建推荐标准,达到推荐标准或基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和服务绩效评价中达到中上水平。五是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共组建9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省、县、乡、村共计364名医务人员组成。截至10月底,完成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8598人、孕产妇签约657人、0-6岁儿童签约5623人、高血压患者签约6945人、糖尿病患者签约1596人、结核病患者签约16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468人,残疾人2083人。 (六)实施全周期健康服务提质工程。一是开展全周期人群健康管理。截至10月底,全县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2466人,建档率96.94%。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任务数为9440人,健康体检8755人,体检率为92.7%;全县7岁以下儿童6247人,健康管理5064人,管理率81.06%;高血压患者管理7749人,规范管理6852人,规范管理率为88.4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1739人,规范管理1506人,规范管理率为86.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464人,规范管理423人,规范管理率为91.16%。结核病患者18人,管理18人,管理率100%。二是做实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县妇幼保健院和县人民医院已接入“云上妇幼”信息平台,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1例,县妇幼保健院远程转诊5例,参加线上培训5次。截至10月底,全县孕产妇死亡0人,新生儿死亡0人,婴儿死亡2人,婴儿死亡率2.82‰;5岁以下儿童死亡2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2‰。三是做好传染病防治和疾病预防能力。截至10月底,共完成县级医疗单位重点传染病主动监测20次;完成出血热健康人群隐性监测采送样204份;新冠肺炎病原学监测采样146份。共管理艾滋病患者18人,随访54人次;完成农村、城镇及农村学校水样采集检测共86份。0-6岁儿童免疫规划相关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完成居民包虫病筛查新发现包虫病4例,手术治疗2例。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卫生健康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中医院、藏医院发展空间受限,临床科室之间发展不均衡,优质资源匮乏;医疗人才紧缺,老中青专技人员断代明显;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职业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亟须进行规范管理、干预治疗;医防融合有待加速、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亟须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任务重、面广量大,缺乏资金支撑;中藏医药事业和产业没有高度融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紧紧围绕县委“11358”发展思路,紧盯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梳理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深入剖析原因,狠抓落实。一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借鉴三明医改经验,初步探索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完成县人民医院总院建设,稳妥有序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提升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二要推动县人民医院县域5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和5大临床服务中心成果转化,提升脑卒中、胸痛等救治能力,全力推动国家“千县工程”项目,县人民医院建设完成肿瘤防治、慢病管理、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3大中心,加快智慧医院建设,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和高原病医学研究,实施高原病满足群众县域内就医需求。三要推动中藏医药产业大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扎古录镇温泉酒店藏医药浴体验馆、车巴地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木耳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切实把我县得天独厚的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四要扎实推进县乡一体化改革,推动心电、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5大医学中心与乡镇互联互通,提升乡镇卫生院“三个”能力建设和“四种”设备配备使用,加快老年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慢性“四病”管理的覆盖率、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基层负担,重点关注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等高风险人群日常健康监测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五要紧盯项目建设,按照目标任务推进在建项目有序开展,深入研究国家和省上相关卫生健康方面的政策文件,积极谋划和争取项目,努力完成各项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