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2 作者: 点击数: |
|
一、政策宣传方面 1.深入解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和常识。 2.宣传国家“双减”政策,对照教育部门发布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活动。 3.认真宣传解读控辍保学政策,要求广大适龄少年儿童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能以任何理由让学生中途辍学或失学。 4.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家长,了解掌握国家义务教育政策以及学生资助、招生入学、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教育惠民政策。 二、家校联系方面 5.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学生零距离与家长就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6.通过班级微信群或电话、短信等形式,切实掌握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注重从情感上进行教育引导。 7.对高考、中考毕业的学生,注重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悲观自责等不良考后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 8.要求家长提醒督促孩子注意生活和学习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三、安全监护方面 9.假期外出活动增多,出行需注意交通安全,外出时请家长和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10.严禁孩子去水库、河流等野外水域玩耍,在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 11.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防范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并加强防电、防火、防爆教育。 12.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上网过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 13.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长,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 14.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购买“三无”食品,要注意日常的餐饮卫生。 15.家长应全面排查家中潜在的危险玩具,并及时予以处理,充分考虑玩具的安全性。 16.做好家庭阳台、窗台、楼顶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攀爬,谨防摔伤、坠落。 17.家长应该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18.家长要科学合理做好出行规划和准备,特别要注意外出期间的生命安全教育,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 19.教育督促孩子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并加强安全提醒。 20.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不参与迷信、邪教等活动,做到不欺凌他人,不抽烟、喝酒、打牌,不去网吧、酒吧等场所。 21.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2.确保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四、假期学习方面 23.帮助孩子合理制定暑期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4.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加强亲子共读,在阅读中与孩子一起感受文字魅力。 25.家长可为孩子安排适量家务劳动,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丰富假期生活,增强实践能力。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