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依申请公开

​卓尼:小木耳“撬动” 乡村振兴“大产业”

时间:2024-12-12   作者:卓尼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点击数:  

卓尼:小木耳“撬动” 乡村振兴“大产业”

卓尼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由规模效益型向高质高效型转型升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走进卓尼县高原优选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们忙着分拣、打包、搬运装车,很快就把一辆大卡车装得满满当当。这批5吨的木耳将运往山东,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卓尼县高原优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五十一说:“今年基地种植黑木耳大棚56座,干木耳产量达到了50吨,效益达到了300余万元,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增收,发放工资80余万元。木耳采摘完毕以后,现在种的是羊肚菌,菌丝特别健壮,预计明年的5月份开始采摘,如果效益好的话,可能达到150万到200万元的收入。”多年来,卓尼县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龙头培育、技术培训等方式,打造了一条菌种生产、分拣加工、品牌打造、产销对接的全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受益。同时,县上还采取多项措施,让木耳产业规模化、科技化、长远化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卓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赵志强介绍道:“卓尼县的食用菌,主要以黑木耳、羊肚菌等为主要栽培品种,现在已初具规模。在种植上,以龙头企业种植基地为基础,通过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棚的基础服务模式,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跟踪服务,为食用菌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今,小小的黑木耳已成为卓尼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同时还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成为实现村民“家门口”增收的大产业。卓尼县喀尔钦镇拉力沟村村民卢喜琴告诉记者,自己是周围村子的人,常年到这儿打工,一天能挣120元,家里也能照顾上,特别好。

目前,全县建成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大棚2000余座,建设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25个,引培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5家,种植大户53家。2024年栽培食用菌9000亩,年产量达2800吨,产值达2.1亿元。通过吸纳就业、短期务工、土地流转、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农牧户5960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卓尼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赵业宏表示,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相关帮扶资金,持续为农牧民群众提供种管技术支持、科学指导、精准施策、市场信息和严格质量管控等服务,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产业优势,让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俯瞰洮河两岸,一座座温室大棚星罗棋布,一座座木耳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从小作坊运营到合作化种植,从种植大户到龙头企业,从土地流转到务工学技术,从人才引进到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从菌棒生产到种植加工,卓尼木耳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联动之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