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作者: 点击数: |
|
夜市摊主、早市小贩注意!想安心摆摊,不被罚款、不被没收工具,《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中的这些“规矩”可不能破,一定要记清楚、做到位。 登记卡“办理流程” 首先要到社区或乡镇政府申请“摊位准许证明”,证明自己可以在某个地方摆摊,然后再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食品小摊点登记卡》,这个登记卡的有效期是1年。庆阳某烤串摊摊主在2023年夏天刚开始摆摊时,觉得办理登记卡太麻烦,就没有去办理,在一个夜市里摆起了摊子。刚摆了3天,就被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查到,因为没有登记卡,烤串的工具被全部没收,包括烤炉、签子、调料等,价值500多元。摊主后悔不已,不得不重新购买工具,还得去补办登记卡,耽误了好几天的生意。 登记卡上会写明经营地点和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内经营,不能超时超范围。酒泉某卖早餐的小摊主,登记卡上规定的经营时间是早上6点到9点,经营地点是在一个小区门口。有一天因为生意好,到了9点半还没收摊,结果被执法人员发现,当场被劝离,还被警告如果再犯就要罚款。 经营“五不准” 不准卖散装白酒、自制酱腌菜等高危风险食品,这些食品因为制作过程难以监管,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平凉某小摊主在2024年春天卖起了自己家酿的散装白酒,没有任何检测报告,有顾客买回去喝了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被送到医院抢救,最终被确诊为甲醇中毒。该摊主不仅被罚款5000元,还得承担顾客的医疗费,总共损失了2万多元。 不准用非食品级塑料袋装热食,比如刚炸的油条、刚煮好的玉米等,非食品级塑料袋遇热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污染食品。白银某炸油条的小摊主为了省钱,用的是从批发市场买来的廉价塑料袋,这些塑料袋没有“食品接触用”标志。市场监管部门检查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对其进行了教育,并罚款200元。 不准在学校200米内摆摊,这是甘肃明确规定的,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天水某卖辣条的流动摊贩,经常在一所小学门口摆摊,距离学校大门不到100米。有很多学生放学后会去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多次劝离无效,最终没收了其所有的辣条和工具,并罚款500元。 不准用过期原料制作食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酒泉某煎饼摊摊主在2023年冬天,为了节省成本,将前一天剩下的面糊留到第二天继续使用,这些面糊已经有些发酸。有顾客吃了用这些面糊做的煎饼后,出现了腹痛的症状。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后,对该摊主罚款2000元,并责令其停业整顿1周。 餐具必须“一客一消毒”,保证餐具的卫生。白银某凉粉摊摊主因为嫌麻烦,餐具只是简单用水冲一下就再次使用,没有进行消毒。有一次,10位顾客吃了该摊的凉粉后都出现了腹泻症状,经检测是餐具上的细菌超标导致的。最终,该摊主被拘留5天,摊位也被取缔。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