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尼县完冒镇,乡村阅读的种子正在蓬勃生长。当地以农家书屋为重要阵地,结合来自山东大学武装部实践队的推普支教力量,为藏族儿童搭建起知识的桥梁,让阅读成为滋养成长、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家书屋,乡村阅读的主阵地与成
完冒镇近年来积极发动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各类志愿者,在农家书屋持续开展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志愿者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乐于驻足的“第二课堂”。通过定期举办“故事分享会”,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经典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们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开展“阅读比赛”,培养参与意识与主动性,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在书屋中辅导孩子们朗读课文、解析文章,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为完冒镇少年儿童课后的好去处,孩子们在书籍的海洋中探索世界,阅读习惯逐渐养成,知识视野不断拓宽。
推普支教,为乡村阅读注入多元养分
来自山东大学武装部“古道新声,语润乡兴”国护推普实践队的8名队员,带着“推普赋能+支教助学”的双核心使命,在完冒镇开启了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他们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3个村20余名藏族儿童打造了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孩子们与广阔世界的桥梁,为完冒镇的乡村阅读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语言筑基课程中,实践队通过普通话发音纠错、硬笔书法等课程,帮助藏族儿童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和书写水平,为更好地进行阅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经典朗诵课上,老师解析《我爱你中国》的朗诵技巧,带领学生体悟文章情感,这与农家书屋的阅读实践形成联动,让孩子们在朗诵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美文赏析课上,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范本,鼓励孩子们结合家乡特色仿写诗歌,更是将阅读与创作结合,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学感知与表达能力,实践队整合多学科资源,开设美育、科普、基础学科拓展课程,兼顾知识传授与兴趣培养,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养。此外,实践队每天安排40分钟的作业辅导,针对孩子们在阅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进一步巩固了乡村阅读的成果。
未来展望:让乡村阅读之花绽放更绚丽光彩
今后,完冒镇计划进一步强化农家书屋的功能,助力乡村阅读深入开展。将持续扩充书屋的书籍种类和数量,尤其是增加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绘本、科普读物、文学经典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邀请更多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大学生等加入,开展更专业、更系统的阅读指导活动;推动阅读活动与本土文化、生活相结合,举办“阅读+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将从书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完冒镇也将积极邀请国内优秀大学生支教团队到完冒开展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共同为完冒镇少年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让书香真正浸润童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通讯员: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