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8 作者:木耳镇 点击数: |
|
木耳镇2024年工作计划 (一)坚守防返贫底线,以更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力守牢防返贫底线。一是强化动态监测排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持续利用甘肃一键报贫系统,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做到“四类对象”户及时发现、及时监测、及时帮扶、及时清除。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政策,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对突发严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帮扶对象,采取有效帮扶措施,防止返贫致贫,杜绝体外循环。二是千方百计增加收入,深入推进脱贫人口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行动,继续抓好就业和产业两项工作,结合“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加大技能技术培训、劳务对外输出、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坚定不移夯实基础,积极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推动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大好项目在我镇落地,并扎实开展“冬谋春干”工作,按照项目建设需求,积极协调上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土地属性,为项目落地提供先决条件。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大力气提升产业质效。深入贯彻县委“11358”发展战略和木耳镇“18261”发展思路,以镇党委“青青木耳·悠悠我心”党建品牌为引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继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着力巩固基础农业,按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管理工作。坚决整治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占耕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结合撂荒地整治,确保土地流转“合法化”、“规范化”、“集约化”,全力完成全年粮食播种任务,持续强化耕地保护。二是全力发展特色产业,牢牢抓住全县“五个万亩”培育计划机遇,加强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参加技能培训,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立足产业的信心,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食用菌的种植上来,以此夯实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立足增收致富。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牢牢抓住大峪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机遇,通过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撬动大峪沟景区民宿井喷式发展,强力推进吾固村民宿集群的打造,持续优化大峪沟的旅游服务业态。同时,持续发挥叶儿、博峪村农(藏)家乐的发展优势,继续引导转型升级,全力形成优势互补的旅游服务业产业发展链条。四全面提升集体经济,持续优化我镇“1+11+N”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发展模式,紧紧抢抓政策机遇,合理利用集体资源,持续优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卓尼县青青木耳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继续撬动叶儿“三姊妹”水厂、卓尼文化商业街、博峪庄园、七车游客接待中心等实体的发展活力,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围绕可持续发展,以更高标准改善人居环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本质要求,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保护好生态环境,深入推进“两山论”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加强对已栽植树木成活率的监测,常态化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队伍及群众队伍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开展秸秆焚烧专项治理,开展河道乱排、乱倒、乱采整治行动。二是提升好农村环境,优化提升镇机关站所、属地单位的环境卫生质量,提高镇“五无办”督查评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常态化开展每周十户督查、“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动群众,将改变群众生活习惯作为落脚点,建立村庄清洁长效机制。抓好农村卫生公厕建设和管护,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机制,管好用好农村公益岗位,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巩固好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国家级卫生乡镇和省级卫生村创建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创建成效,确保通过国家级卫生乡镇复核验收。 (四)树牢惠民生宗旨,以更好保障推动社会事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不断强化民生保障,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加大摸排力度,及时发现救助需求,科学识别、精准救助,全镇特困供养、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积极对接县级部门,提供招聘信息,促进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积极加强校园及周边平安建设,对接联动上级部门,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将学校和学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校园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二是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甘南州“12345”热线等渠道,不断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实现政务服务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按照“政务公开、阳光操作、接受监督”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简化办事流程,使办事群众对办事内容和办理流程一目了然,明白办事、公正办事、便捷办事,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继续坚持统筹发展。继续支持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做好民族宗教事务。持续推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建设、退役军人事务相关工作。 (五)紧盯保稳定目标,以更大力度维护社会稳定。突出政治引领,统筹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相融合的乡村善治之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各类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一是保障生产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做到源头管控、治理有效、安全有序,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深化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木耳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抓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工作,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强化重点人员管控,努力实现命案防住、信访减少、纠纷化解目标。持续巩固深化博峪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成果和全州平安和谐边界创建示范乡镇成果,通过加强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交流,形成治安联防、纠纷联调、信息联享的睦邻友好工作格局,进一步维护毗邻友好的平安边界。三是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乡风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利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积极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开展“最美村民”、“最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村民争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进移风易俗,树时代新风,营造良好的乡风文化氛围。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