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以高质量信用体系建设营造高水平
营商环境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卓尼县持续深入推进信用信息在经济发展、政务服务、惠民便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开展信用宣传活动,增强诚信意识。2025年以来,卓尼县多次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向企业和商超负责人宣传诚信经营理念,讲解信用贷款、信用评级等政策知识,让其明白诚信是立足市场的根本;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电子屏、诚信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向学生们传播诚信美德,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村委会宣传栏张贴诚信标语和海报,向村民们普及信用知识,尤其是在农业生产贷款、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强调诚信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县共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次,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互动问答等方式,向群众讲解《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宣传礼品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次。
推广宣传“信易贷平台”,助力企业融资。为扎实推进信易贷平台推广注册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县发改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商超等场所,发放社会诚信建设宣传单,详细介绍“甘肃信易贷”融资平台的注册、登录、发布融资需求等功能,向群众普及宣传征信、信用相关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通过推广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诚信意识,增强了群众诚信守法的自觉性,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文明和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已成功引导3734家市场主体入驻“甘肃信易贷”平台,授信金额0.97亿元以上。
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夯实信用数据基础。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工作,及时归纳上传“双公示”、“五归集”等公共信用信息,加强对相关经营主体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截至4月上旬,归集“双公示”信息11319条,“五类行政管理”信息10672条,“特定领域信息”6655条,“国家城市信用监测”信息29886条;共计信用修复事项24件。
拓展“信易+”场景,提升社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度。县发改局充分利用“卓尼之窗”等新媒体,发布信用知识、解读信用政策,并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疑问等形式,让市场经营主体及广大群众更直观地了解“信易+”工作的意义及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目前,“信易+”场景应用已经覆盖了金融、旅游、出行、行政审批、购物等12个领域,实现了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在金融服务领域,通过“信易贷”的应用,守信的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便捷、更优惠的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信易行”和“信易游”则为守信的个人提供优惠的出行和旅游服务,有效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下一步,卓尼县将聚焦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信用信息质量,持续优化跨区域信用合作,丰富‘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