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秘境卓尼  >  卓尼旅游  >  旅游信息  >  正文

卓尼洮砚,真的这么酷!小编带你玩转“会呼吸的石头”

发布者: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最后修改时间:2025-10-21 11:12:14浏览次数:

卓尼洮砚,真的这么酷!小编带你玩转“会呼吸的石头”

提到石头,你或许会想到冰冷坚硬,可在甘南卓尼,有一种石头却自带“生命力”——它就是被称作“会呼吸的石头”的卓尼洮砚。今天,就跟着小编的脚步,解锁这份藏在石间的酷与惊艳。

说它“会呼吸”,可不是夸张。卓尼洮砚取材于洮河深谷的老坑石,石质温润细腻得能“吸墨”“吐墨”:研墨时,墨汁能稳稳沁入石纹,不溢不渗;提笔书写时,墨色又能均匀晕染,连字迹都带着几分温润的灵气。用手摩挲砚台表面,没有普通石头的粗糙,反而像触到了一块被岁月养透的玉,指尖能感受到细密的石肌纹理,这便是它独有的“呼吸感”,也是老匠人眼中“活”的砚石。

更酷的是,每一方卓尼洮砚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同于流水线的雕刻,这里的匠人仍坚持手工雕琢:从选石时对着原石反复揣摩“俏色”,到勾勒纹样时顺应石纹走势,再到用刻刀细细雕琢出洮河浪花、甘南林海、藏地经纹——有的砚台将石中的天然绿膘化作流水,有的把金线石纹变成远山,连砚池的形状都可能藏着“一方砚承一汪洮河”的巧思。小编曾见过一方“林海听涛”砚,砚边的桦树纹理细到能看清叶脉,砚池注水后,竟像映出了整片甘南的秋,让人忍不住感叹:这哪里是石头,分明是把山河装在了方寸之间!

最让人着迷的,还有它背后的“千年故事感”。卓尼洮砚自古就与端砚、歙砚齐名,早在唐宋时就成了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如今在卓尼的砚坊里,仍能看到匠人传承着古老的“透雕”“浮雕”技法,一块不起眼的原石,在他们手中要经过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等十几道工序,少则半月,多则半年,才能变成一方能传世的洮砚。小编试着摸过一把老匠人用了三十年的刻刀,刀刃上的包浆比砚石还温润,这大概就是“石头会呼吸,匠心永流传”的最好证明。

如果你也想感受这份酷,不妨来卓尼走一走:亲手摸一摸能“吸墨”的老坑石,看匠人如何让石头长出山河,或是带一方小巧的洮砚回家——当墨汁在砚台里缓缓晕开时,你一定会懂:卓尼洮砚的酷,从不是表面的惊艳,而是藏在石间、刻在匠心、流在岁月里的独特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