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五彩卓尼  >  卓尼方志  >  地情史话  >  正文

服饰文化·车巴服饰

发布者: 卓尼县办公室 最后修改时间:2017-12-05 10:49:00浏览次数:

 

车巴服饰

车巴服饰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地势和海拔较高、气温低的刀告、尼巴二乡和扎古录镇的部分。此地区的群众既耕种土地,获取必要的粮食、牧草和畜食,又放牧牛羊、获取肉、皮、毛及燃料,属卓尼牧区。由于大部分牧场海拔高,气候寒冷,夏秋多雨阴湿,冬春多风干燥,所以其服饰以“卓巴”即游牧区服饰和“戎玛卓”即半农半牧区服饰为主,但她(他)们的服饰与其他卓巴游牧藏区和戎玛卓(半农半牧)藏区的服饰大同小异。差异不大,仍以藏区传统的藏袍(袢袄、皮袄为主

一、妇女服饰

头饰:未婚少女两鬓为披肩发,从头顶至后脑梳编4.5厘米宽的扁型粗辫至腰部,辫梢用丝线编梳成三根17厘米长的碎辫(中间为红色、两边为黑色),辫梢固定在红布上。已婚妇女两鬓头发分别编梳成数量不等的碎细辫子,藏语称“卓果”头饰,汉语称“碎辫子”头饰,然后将两鬓编梳好的碎辫左右各拢成一束将耳朵遮盖后拉向后背,其辫梢用黑牦牛绳接续梳编成碎辫子垂至腰部的2个黄铜环(宽1厘米、直径6厘米)内固定。两个黄铜环上镶嵌蚌壳一个,蚌壳上镶嵌小珊瑚一颗。黄铜环下面系银或白铜的装饰品(藏语称“隆高”),隆高上面镶嵌四颗珊瑚,下面用宽9厘米,长19厘米对折的黑色绣花带子连接。黑色绣花带子下面又系里外宽9厘米的黄色或其它颜色的绣花带子。里外带子下系有3根丝线穗子,中间为红色,两边为黑色(长约15厘米)。头顶以后的头发则梳编成宽约5厘米的扁形粗辫,辫梢用黑牛毛绳接续至腰部,在牛毛绳梢又接续宽5厘米,长15厘米的红色或黑色牛皮,在牛皮上装饰三条1厘米宽的绿色牛皮条,中间又镶嵌一排十颗以上的银泡。

耳饰:车巴地区的妇女一般在银耳环(藏语称“纳隆”)上系珊瑚、琥珀,有的妇女则在银耳环上镶嵌三至七颗小珊瑚。她们还佩戴金或银制戒指(藏语称“孜缀”)、银制手镯(藏语称“德吾”)。项上佩戴玛瑙或珊瑚项链(藏语称“甘件”)中间用银环相隔。

帽子:冬季一般戴狐皮帽子(藏语称“袜夏”),帽身呈长方形,其中两条连边缝合,另外两条边开口,戴时若风大,则帽体直接套头,若风小,则帽体外卷,将火红的狐狸皮毛总是露在外面,看起来非常美观。夏天戴毡帽(藏语称“袜勒夏”)或礼帽。

服饰:未婚少女上身夏天穿黑色布料的大襟袢袄,节日时穿绸缎大襟袢袄和氆氇大襟袢袄(属羊毛制品,但因其选用羊毛的质量、纺织的手法、染料的优劣不同而档次也各异。颜色多为绛红色,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保暖性强、结实耐用,一年四季均可穿着,还可以兼作雨衣),其下摆与脚踝相齐。春、秋季穿褐衫(用黑羊毛织成,其长度与袢袄相同)和毡衫(用白羊毛擀制而成,其下摆在膝盖以下部分毡衫还在其面子上缝制黑布,即可取暖,又是防雨服)。冬季穿皮袄,山羊皮和牛犊皮制作的皮袄多为劳动时穿着羊皮皮袄可分为山羊皮袄和绵羊皮袄两种,农区妇女多穿山羊皮袄,具有宜裁剪、轻巧、柔软和美观等特点。绵羊皮因季节不同而皮质有差异,故被分成冬、夏和秋季绵羊皮。羊皮皮袄是卓尼藏区普遍穿着的皮质品,制作皮袄时对皮质加工程序很有讲究,方式也不同。成年公羊的皮质最具有柔韧性,也耐摩擦,并可以充当雨衣,属皮袄中最具有魅力的一种。羊羔皮袄多用作礼服,整体为羊羔皮加工制作,外加面料缝制而成。依其颜色的不同,分为白羔皮袄和黑羔皮袄,如今将黑羔皮袄视为珍品。羔皮皮袄又按毛的长短、卷曲的程度和皮质的优劣被分成若干等级,一件中等羔皮皮袄,一般用四十余张羔皮。羊皮袄肥且大,大约需七至八张羊皮缝制而成,熟皮附毛,所有之皮均为原皮。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并不起眼的羊皮袄,但雨天,皮板朝里毛朝外,晴日,皮板朝外毛朝里,既能挡风取暖,又可以兼作雨衣。皮袄下摆与脚踝相齐。山羊皮或牛犊皮袄的下摆比绵羊皮袄短。皮袄领子用黑色、红色绸缎镶边,袖口用红色绸缎镶边,下摆用黑色条绒、红色绸缎、深蓝色或黑色绸缎三层装饰。腰间系用白羊毛编制的腰带(藏语称“祴壤”),腰带长3.4米、宽4.5厘米,两边用黑牛毛编织十三根黑碎辫状穗子,穗长16厘米,在每根黑牛毛穗梢又编织更碎的十三根白羊毛穗,穗长19厘米。腰带两边结穗处用黑牛毛编织宽1.5厘米、长2厘米,中间用白羊毛编织宽1.3厘米、长2厘米的花子,其顶部用黑牛毛编织宽1厘米、长1.5厘米、长2厘米的黑边白心十字。已婚妇女的服饰与未婚少女的服饰大体相同,但已婚妇女在其穿着的皮袄下摆处用宽约14厘米左右的白牦牛皮绲边,其次用宽22厘米左右的三色氆氇装饰(下为黑色带花氆氇、中为十字花氆氇,上为紫红氆氇),三色氆氇上面饰5厘米宽的织锦缎,织锦缎上边绲1厘米宽的绿色边子。皮袄领口边缘绲4厘米宽的白羊羔皮,其次饰525厘米宽的豹皮。皮袄袖口边缘饰4厘米宽的白羊羔皮,其次饰2543厘米宽的豹皮,豹皮以上饰10厘米左右宽的十字花氆氇、紫红氆氇,5厘米宽的织锦缎(颜色无定制、各种颜色均可),织锦缎上绲1厘米宽的红或绿、蓝色花边。皮袄和袢袄左衽,无纽扣,穿着时下摆要求与脚踝相齐,腰间系红布腰带或红绸缎腰带,在此腰带上面又系皮制腰带(藏语称“恰玛”),其腰前系扣处佩戴长30厘米,宽7厘米的银制腰带扣子(藏语称“钱告”),其中间镶嵌3颗珊瑚或松耳石,腰带扣子左边用黑牛皮相接,在黑牛皮带上镶嵌八至十三颗银泡(其直径约45厘米,藏语称“普欧”)或银圆。黑牛皮腰带将皮袄从身后腰间系紧后扣入腰带扣子中。左跨腹部位在皮带上又佩戴奶钩(藏语称“如占”,具有其他装饰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妇女的一种特殊装饰品,又是每天早上挤奶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奶钩用黄铜制作,上面镶嵌三颗珊瑚,并用银子包裹。是妇女富贵与美丽的标志之一。随身佩戴针线包(藏语称“若筘”)等饰物。为了显示出妇女的形体美,在身后穿着皮袄或袢袄时,在身后腰间将衣服折出两个褶皱,使皮袄从腰际至脚踝处在身后自然形成一种上窄下宽的梯形款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除极少数家庭富裕者外,妇女一般都不穿裤子,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并受汉族服饰的影响,妇女大部分才开始穿线裤和裤子。

:放牧时脚穿用生牛皮制作的皱皱鞋(藏语称“蕃繉”)也称“簇鞋”,即将牛皮簇成鞋的形状,以羊毛织的褐子为鞋腰,以黑布为鞋腰面子,鞋内装以干草,放牧归来后将鞋内的湿草可以换成干草,此鞋现已失传。其次为自制长筒皮靴(藏语称“吉达纳禳”,当地人称“骆蹄”),其靴底为牛皮,靴帮用烟熏成黑色的牛皮制成,鞋腰为氆氇和黑色条绒制成,其靴面有红色单梁,靴腰里子为羊毛织成的褐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已逐渐改穿与汉族相同的鞋袜。

二、男子服饰

车巴男子一般头戴狐皮帽、毡帽、烟筒帽、花帽、圆锥形羊羔皮帽等。一般从十六岁开始蓄长发,梳理后编入红丝线盘于头顶,将丝线穗垂于右耳后。丝线发辫上套有象牙箍、玉环和镶有珊瑚、玛瑙等珠宝的装饰。这种红缨穗头饰又分单发箍、双发箍和三发箍,平时统称为红缨穗头饰。男子皮袄样式与女子皮袄样式相似,只是更显肥大。亦分为皮袄和袢袄两种,按厚薄可分为单、夹、棉皮袄和袢袄。穿着时,下摆多上提至膝关节以下,一是便于行动,二是为了显示其长筒皮靴。腰间用长4米至5米或更长些的红、绿、黄色绸带或布质腰带束扎。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用豹皮、水獭皮、貂皮、“十”字形红、蓝等横竖色条纹之氆氇、黄丝带等包边作边饰,宽约15厘米或20厘米不等,亦间有更宽者。此种边饰尽显豪华、庄严。皮袄内穿高领斜襟衬衫(藏语称“缀件”),用料多为绸缎,颜色喜欢蓝、白、灰色等。为便于活动,皮袄穿着时男女均是虚袖即袒露出右臂,身后总晃荡着一只袖子,行走时,既显得男性的阳刚、剽悍,又显得虎虎生风。在胸前留一个突出的隙(酷似袋子),外出时可存放自己的必需用品,甚至可以放幼儿。夜晚睡觉时,皮袄还可用作被子,铺一半盖一半,俨然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物多用。卓尼藏区服饰中的衬衣也历来被藏族群众所重视,它是作为皮袄或袢袄的点缀而存在的,分大襟衬衣和对襟衬衣两种。用料及颜色按各自喜好而定,款式多样,有平领、立领之别,领柱又分为单扣、双扣或三排扣,嵌深色压条为饰,以兽皮饰边则显得更加华丽,材料以丝织品和棉织品为主。下身着裤子,足蹬黑色或棕色牛皮长筒靴,还喜穿一种称三接腰的皮靴,其靴底为牛皮,中间夹羊毛毡制作而成,靴帮为黑牛皮,黑牛皮以上为红牛皮,再上为黑牛皮,再上为山羊皮或大鹿皮(白色),靴子前后单梁为红牛皮。男子亦佩戴饰品,其胸前佩戴圆形或方形佛阁(藏语称“尕奥”,汉语称护身符。护身符是一种特殊的用品,藏族群众认为可以依凭它的力量来保护自身的身体性命。其图案的构成及象征意义颇为复杂,体现着佛教密宗文化与中原《周易》文化间的交融,具有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腰间佩戴腰刀(藏语称“铑鋕”)、火镰(藏语称“迈恰”)、脖子上佩戴珊瑚项链(藏语称“甘件”)等,皆为男子喜爱的佩饰。腰刀刀把上镶有绿松石、珊瑚等,刀鞘上刻有精美图案,火镰亦做工精美,镶嵌珊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