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2025-04-01 作者: 点击数: | ||||||||||||||||||||||||||||||||||||||||||||||||||||||||||||||||||||||||||||||||||||||||
|
||||||||||||||||||||||||||||||||||||||||||||||||||||||||||||||||||||||||||||||||||||||||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 卓尼县GAP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2025年卓尼县GAP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8日 2025年卓尼县GAP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质量优先、保障安全,推动中藏医药与现代农牧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卓尼县中藏药材资源品质与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依据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第22号)(简称中药材GAP),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模式与目标。项目采用“中药饮片企业+产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遵循“六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生产基地,统一供应种子种苗,统一管理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统一种植技术规程,统一采收与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统一包装与贮存技术规程),在柳林镇等9个乡镇开展党参、当归、黄芪、柴胡4个品种的GAP基地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生产符合GAP要求的中藏药材。运用溯源平台,构建从生产地块、种子种苗、种植管理、采收和加工、包装、储运到发运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通过申报党参、黄芪、当归、柴胡GAP自评报告等前期资料,全力完成4个品种GAP基地延伸检查。该项目旨在提升中藏药材质量,辐射带动全县中藏药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二)项目相关主体 主管部门:卓尼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单位:卓尼县九峰生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依托单位:卓尼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甘肃药业集团陇神中药材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总投资:340万元(其中GAP项目申报生产质量体系文件技术培训及统一管理投资概算20万元;基地种植政府补助资金预算320万元) 建设规模:建设党参、当归、黄芪、柴胡GAP基地4000亩 建设地点: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喀尔钦镇、藏巴哇镇、纳浪镇、洮砚镇、申藏镇、阿子滩镇 建设标准: 1.党参GAP中药材生产质量体系文件 2.当归GAP中药材生产质量体系文件 3.黄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体系文件 4.柴胡GAP中药材生产质量体系文件 二、建设时限 (一)方案审批和前期准备(1月—2月底)。落实项目建设地块,完成《2025年卓尼县GAP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审定、印发。同时完成GAP文件体系编制,其中涉及各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由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善、审核。 (二)项目建设(3月—4月底)。完成农资供应、种植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及基地建设工作。 (三)开展GAP基地延伸检查(4月—10月底)。完成GAP基地延伸检查。 三、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以GAP基地为依托,开展GAP技术培训,引导当地合作社收购GAP中藏药材并进行加工、销售等,提升产品附加值。认证打造品牌化与地理标志GAP基地,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藏药材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社会效益。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长期和季节性就业机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开展中藏医药GAP基地研学科普教育,延续传统种植技艺,保护道地药材文化,向公众展示药材从种植到加工、应用全过程,深化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三)生态效益。推广中藏药材GAP种植模式,落实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中藏药材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保障卓尼道地中藏药材产品质量安全。 (四)可持续效益。保护品种资源和产品品牌,推动中药材种植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实现中藏药材的可持续生产,保障中藏药材稳定供应,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部门职责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GAP标准落实,加强对中藏药材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推动GAP认证,指导九峰生态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办理证照,监管中藏药材包装、标签及地理标志规范使用。做好各成员单位之间协调工作,联合开展专项检查,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市场违法行为,保障公平交易。 县农业农村局和科学技术局:负责与林草部门协调用地政策,统筹基地布局,推动GAP基地标准化建设,制定种植技术规范,推广良种繁育、生态种植,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强化农资投入监管,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查处假冒伪劣、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等行为,确保符合GAP要求。 县林业和草原局:负责落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推广林药间作、仿野生栽培等可持续模式,发展林下经济。 县卫生健康局:负责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监督执行中藏药材质量标准,监测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推动医疗机构优先使用GAP基地药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卓尼县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全力推进GAP基地建设。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等省级专家团队,以及我县农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提供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GAP认证指导等技术服务。 (二)加强政策扶持。对参与基地建设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中藏药材GAP基地建设投入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中藏药材GAP基地建设。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力争中藏药材GAP种植示范基地参保全覆盖。 (三)加强宣传引导。相关乡镇、部门要全方位宣传和展示我县中藏药材产品特色和比较优势、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情况,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四)加强人才支撑。结合“千人千万”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加大对中藏药材种植方面技术人员培养力度。充分利用省内相关高校人才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分层次对企业、合作社所需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全县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明确责任和目标,定期深入中藏药材GAP基地开展督促检查,重点检查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技术服务等是否到位,并将企业运行情况纳入监管范围。 (六)加强技术保障。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联合甘肃药业集团研究制定党参、当归、黄芪、柴胡生产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制定GAP质量体系,编制GAP质量文件,完成申报材料起草等。聘请省内中藏药材繁育、栽培等方面专家,开展栽培技术研究、GAP基地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附件:1.卓尼县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工作专班 2.卓尼县2025年中藏药材GAP种植计划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卓尼县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项目 建设工作专班 组 长: 谢江波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旦正才旦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杨富恒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杨文岳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杨完么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成 员: 李世俊 柳林镇人民政府镇长 后芳环 木耳镇人民政府镇长 柏彦军 扎古录镇人民政府镇长 张家楠 喀尔钦镇人民政府镇长 牛晓东 藏巴哇镇人民政府镇长 黄建荣 纳浪镇人民政府镇长候选人 李 峰 洮砚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四郎 申藏镇人民政府镇长 邢兰英 阿子滩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业宏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卢 勇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康海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效有序推进。工作专班成员如有变动,报请组长同意后由接任工作的同志递补,不另行发文。该工作专班不列入县委、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工作任务完成后自行撤销。 附件2 卓尼县2025年中藏药材GAP种植计划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8日印发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