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工作年报

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重点领域公开

卓尼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7-10-31   作者: 点击数:  

关于卓尼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  

(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6年10月16日在卓尼县第十八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卓尼县财政局局长    杨国庆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16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2016年,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下,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以下简称:“三保”)工作需要,全力组织收入,科学安排支出,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关于2016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情况。2016年,我县预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6071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16071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15182万元增长5.86%。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预计完成5878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5878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5795万元期增长1.43%;预计完成省级收入2405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2405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2176万元增长10.52%;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8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7788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7211万元增长8%。  

分部门预计完成情况:国税部门预计完成7210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7210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6678万元增长7.97%;地税部门预计完成7410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7410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6862万元增长7.99%;财政部门预计完成1451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1451万元的100%,比上年决算数1643万元下降11.69%。    

按照分部门预计完成情况来看,今年我县基本完成年初预算任务,但税收增长规模,增长幅度逐渐降低。其影响税收增长规模降低的主要因素来自于3个方面,一是从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导致地税部门收入减少;二是国税部门收入受水电行业收入下滑影响,税收收入下降;三是由于政策调整和简政放权、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减免、停征),导致财政部门非税收入下滑。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情况。2016年,我县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91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196579万元下降3.9%,预计减支766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科目预计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计完成2162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5280万元下降14.47%;    

(2)国防支出预计完成9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  

(3)公共安全支出预计完成653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9569万元下降31.7%;  

(4)教育支出预计完成3029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2920万元下降7.98 %;

卓尼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5)科学技术支出预计完成20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83万元增长10.38%;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完成408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073万元增长97.11 %;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计完成2605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7243万元下降4.37%;  

(8)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完成884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3478万元下降34.39%;  

(9)环境保护支出预计完成1178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5430万元增长116.94%;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预计完成2116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9435万元增长124.32%;  

(11)农林水事务支出预计完成3569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3637万元增长6.11%;  

(12)交通运输支出预计完成358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7533万元下降52.45%;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132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743万元增长78.47%;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379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4980万元下降23.86 %;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143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608万元下降60.34%;  

(16)住房保障支出预计完成1043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9268万元下降45.83%;  

(17)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预计完成23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637万元下降63.74%;  

(18)其他支出预计完成174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535万元增长226.36%。  

(19)债务付息预计完成9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18万元增长411.11%。  

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支预计平衡情况。2016年,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4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8万元、返还性收入23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3281万元、专项补助收入95117万元、上年结余结转202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  

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14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918万元、各项上解支出987万元)。预计结转结余下年154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16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2236万元(其中:本年收入922万元,上年结转144万元,专项补助收入1170万元)。基金支出预计完成2145万元,结余结转下年9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由于我县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持股企业,因此2016年无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四)社保基金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16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2435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任务12435万元的100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计完成8661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任务8661万元的100%。当年收支预计结余377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2166元,年终累计预计结余15940万元。  

(五)2016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围绕改革目标和重大政策,工作水平得到提升。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入继续下滑的实际情况下,今年我县财政工作围绕深化改革一系列部署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三保”政策措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按月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民生需求支出到位,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公开年度预算及财政财务信息,提升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四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全面公开,地方政府举债偿还和预算外各类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有效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风险。五是初步建立了非税收入征缴和预算执行动态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财政综合监管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二)围绕精准脱贫工作目标,重点资金落实到位。在今年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目标,全力支持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一是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从 2016年上级计划下达我县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用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资金4160万元。二是按照省级专项扶贫计划,加快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拨付,财政扶贫资金预计全年支出16890万元。三是加快强农惠农资金支出,全年预计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强农惠农补贴项目32项,补贴资金9369万元。四是加快农牧村综合改革,支持农牧村公益性建设项目,2016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支持实施范围涉及全县15个乡镇的52个自然村,受益人口13111人。  

(三)围绕民生财政建设目标,支出需要保障有力。按照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全力保障各项支出需要。全年预计支出低保资金5432 万元,(其中:农村低保4020万元;城市低保 1412万元),预计支出五保供养金208万元,农牧村困难救助资金1787万元,孤儿生活补助资金80万元,退役士兵优待金7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04万元。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参保人数83484人,总参合率98.7%,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3579万元,门诊统筹收入1000万元,住院统筹支出 2700万元。社会保障基金实行“地税征收、财政管理、社保发放”的社会保险管理机制,全年预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300万元,预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123万元,居民医疗保险金220万元,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1068万元,各项社会保障类资金的及时落实,有力证实了财政对民生事业的保障能力。  

(四)围绕社会事业发展,重点需求支出到位。今年在财力收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围绕社会事业发展,全力保障重点需求支出。一是围绕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预计全年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1361万元,寄宿生生活补助2391万元,学生营养餐资金1208万元,由县财政预算安排“薄改”项目资金400万元,中小学免学费补助335万元,农村幼儿营养餐补助186万元,学前教育公用经费159万元,班主任补助150万元。二是围绕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800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三是全力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除按时发放环卫工工资之外,县财政安排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300万元,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幅度改善。  

(五)围绕部门职责,做好监督检查和部门监管。一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了教育系统学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和全县各部门、单位“小金库”专项整治自查工作及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发挥了财政监督检查职能。加强对国家税收减免政策和减免、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的监督落实,确保了重大政策执行。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全县137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资产清查,聘请了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了资产审计,详细摸清了我县国有资产底数。四是全面做好国有资产划转工作,根据甘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国有资产出资划转至州文旅交建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的通知》(州政办发[2016]54号)和州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纪要、县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安排,积极协助相关单位组建成立了县文旅交建集团,并将我县部分优质资产划转文旅交建集团,进一步做好资产监管。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16年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面对成绩我们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面对不足,我们更要总结经验,认清形势,找准目标,奋力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三保”工作将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我们将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财政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工资、保运转和保民生”政策落实方面,确保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  

二、关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工作思路    

2017年,财政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及省、州、县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保”政策措施要求,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预算执行质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财政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草案。2017年,我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计划数为1743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6071万元增长8.51%。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计划数为672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878万元增长14.38%;省级收入计划数为167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2405万元下降30.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数为904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461万元,非税收入358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7788万元增长16.11%。  

分部门计划数为:国税部门计划数1193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7210万元增长65.48%;地税部门计划数264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7410万元下降64.26%;财政部门计划数285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451万元增长96.97%。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支安排698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04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769万元(返还性收入23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0539万元),扣除上解上级支出987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总额为6882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应安排为68825万元,收支平衡。  

——预算支出分科目安排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16696元,比上年预算数15610万元增长6.96%;  

(2)公共安全支出安排509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4167万元增长22.32%;  

(3)教育支出安排1615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6674万元下降3.14%;  

(4)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8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49万元增长23.49%;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977万元,比上年预算数940万元增长3.94%;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303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6959万元增长87.35%;  

(7)医疗卫生支出安排487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4353万元增长11.97%;  

(8)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5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241万元增长7.05%;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98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533万元下降35.68%;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701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6866万元增长2.16%;  

(11)交通运输事务支出安排98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58万元增长75.81%;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安排55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513万元增长7.6%;  

(1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安排49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430万元增长15.12%;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安排47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408万元增长15.69%;  

(1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50万元,与上年预算数50万元持平;  

(16)其他支出安排90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1068万元下降15.45%。  

(17)地方政府债券付息安排98万元,比上年预算数95万元增长3.16%。  

2.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300万元(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收入对应安排支出的原则,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由于我县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国有持股企业,因此2017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    

4、社保基金预算草案。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679万元,比上年收入增加1244万元,增长1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527万元,比上年支出增加596元,增长10%。当年收支结余415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5940万元,年终累计结余20092万元。  

三、关于2017年财政工作  

2017年,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本届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定不移加快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三保”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落实国家调资、社保、扶贫等政策刚性支出增加,减收增资矛盾突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发《甘肃省人民政府转发甘肃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甘政办发〔2014〕171号)文件,要求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保基本原则,落实县级政府“三保”责任,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保证重点,努力弥补财力缺口,切实兜住“三保”底线。为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调整工作思路,把“三保”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加强征管、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完成收入预期目标,妥善安排上级补助财力,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公开透明财政信息。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做好全年改革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克服“营改增”政策措施影响,增加税收收入,继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保证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三保”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做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多渠道增收。三是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四是支持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用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五是积极支持“城中村”改造工作,按时拨付项目资金,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县城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县城文明城市形象。  

(四)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统一制度框架。探索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控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政府性债务统计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  

(五)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依法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监控和国库资金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政府采购流程,提高采购工作的规范性。继续清理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方式,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推动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并及时公开评价结果,扩大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对政府投资、民生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规范理财行为,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纠正和查处在“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2017年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决胜期和加快实现“十三五”规划奋斗目标的关键年,到2020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奋力向前、主动作为,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附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