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

政策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乡镇街道部门单位

重点领域公开

卓尼县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度)

时间:2018-12-31   作者:卓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数:  


-- 20181219日在卓尼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卓尼县人民政府县长  韩明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对2019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卓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浓墨重彩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十四次党代会总体部署,深入实施13296县域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立足“六大卓尼”定位和资源禀赋,科学应对、合理调度、狠抓落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1亿元,增长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增长0.2%;完成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27.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81万元,增长3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亿元,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471元、7446元,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截止11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16亿元,贷款余额28.6亿元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成效。从县直部门选派552名干部,将行政、工资和组织关系全部转到乡镇,会同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乡镇干部,形成了千名干部“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强大合力。总投资2034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完成维修改造128处,完成了总投资4152万元的贫困片区集中连片供水项目,实现100%的自然村安全饮水达标,自来水入户率达98%。实施道路交通“畅返不畅”工程3143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硬化)路。实行危改补助资金和社会捐助双管齐下,完成危房改造276户,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完成4个集中安置点和3个插花安置点215户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工作,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健康扶贫工作纵深推进,县乡医疗机构全部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及时结报制度,对未脱贫群众制定了“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帮扶管理措施,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和有效管理,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挖“牛羊菜薯药”和洮砚等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蕨麻种植、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更宽、保障更实、前景更好。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45个。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和中央企业对口帮扶,帮扶资金达7012元,取得了良好效果。顺利通过贫困退出州级考核验收,预计脱贫1790752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4%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切合乡村实际、凸显区域魅力和彰显乡愁情怀的角度出发,多措并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牧业产业带建设,繁荣发展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2020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农牧业增加值达4.48亿元,增长1.03%全县各类牲畜存栏达53.78万头(匹、只),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1.02%45.74%44.65%,肉产量达1.2万吨,奶产量达7614吨。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6.58万亩,粮食产量达0.7吨、油料产量达0.23吨,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8.2万亩,产量达1.93万吨。中蜂养殖1.7箱,年产值达1000万元。同时,坚持把百里洮河风情线打造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确定总投资达13.1亿元,涉及乡村旅游、基础改善、三产融合、公共服务等12个方面建设内容,建成旅游观景台4处、改建观景台3处、旅游专业村12个、新发展农家乐43户,打造花卉观赏带及绿色长廊45公里、油菜花观赏区1.4万亩,实现旅游人数115.8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69亿元。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主动对焦中央和省州发展导向和政策红利,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基本需求,全力以赴抓项目、补短板,千方百计夯基础、促提升,使一些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得以落地实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完成总投资2.58亿元的柳林镇等7镇棚户区改造、0.86亿元的完冒等6乡镇道路及给排水工程、0.44亿元的尼巴等5乡镇集中供热工程、0.9亿元的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1.45亿元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已全部并网发电,总投资0.2亿元的古雅洮河大桥顺利通车,总投资5.2亿元的车巴河流域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总投资1.4亿元的卓尼廊桥民俗文化风情街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柳林初级中学、0.44亿元的柳林第二小学、603万元的上河幼儿园、604万元的唐尕川幼儿园等项目即将建成或已投入使用。2018年共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43个,14个乡镇2806131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24066人。同时,积极组织参加“津洽会”“兰洽会”及各类重要节庆活动,年度签约项目7项,招商引资达4亿元。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各族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大力实施绿色长廊和面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48%。认领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74项,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3起,生态环境领域各项问题得到了全面整改。扎实有效地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开展煤质管控、扬尘整治和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县城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PM10PM2.5控制在目标值以内。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全域无垃圾工作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实施城区改造提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无缝隙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成功打造了文明有序、卫生整洁、宜居宜游的全省最美县城。全面推行“河长制”,编制完善有效的“一河一策”管护方案,认真开展河长巡河、治河、护河工作,切实加强了洮河流域及支流水环境整治。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45%96.69%92.13%。实施校舍安全、全面改薄等项目,新增和改建校舍6738平方米。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4张,城乡居民就医条件和健康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年查办各类违法案件53起,有效保障了饮食用药安全。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6%、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81%建档立卡贫困户两险参保率达100%。扎实组织开展农民工拖薪、欠薪、追薪工作,全年追回农民工工资73.2万元。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5975个,培训劳动力3243人,完成劳务输转1.65万人,创劳务收入2.67亿元。全力抓好大棚房”专项整改工作,有效杜绝了流转农牧村土地违法违规进行非农建设问题,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落实中央“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重要原则,扎实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和“平安卓尼”建设,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持续巩固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宗教工作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截至目前各类刑事案件立案98起,破获51起,破案率达52%;受理治安行政案件206起,查处调解165起,查处率为80%,破案率和查处率逐年提高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截至目前收集相关线索24条,立案查处2件,开展专项活动6次,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面落实信访责任制,努力化解草山纠纷、环境污染、征地拆迁、劳动保障、涉法涉诉等各类矛盾,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78件,调处化解76件,化解率达97%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切实加强了源头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大幅下降,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政府工作效能大幅提升。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突破年活动,全面落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的“十不准”规定,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项、承接48项,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限时办结率达99%“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37%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重大事项159项,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等重大政务信息,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促进了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有效。认真办好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提案,办复人大代表意见71件、政协提案47件,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接受中央和省州委巡视,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做好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向巡视组提供资料,主动诚恳接受监督检查,为巡视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预算执行、政府债务、经济责任审计管控,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3238人、中央八项规定问题22人。

同时,科技、气象、边界、地震、老龄、外事侨务、档案、邮政、通讯、史志、防震减灾、双拥共建、兵役工作和国防动员建设等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扬上山下乡、敢死拼命的战斗精神,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经受住了各种复杂环境、许多困难问题的考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危旧房改造等工作走在了全州乃至全省前列,得到了中央和省、州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省内外兄弟县市的高度赞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亲临卓尼调研民族宗教和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多名省委常委及省级领导多次莅临我县调研指导工作,内蒙古、青海、福建以及省内庆阳、酒泉、临夏等多地前来我县观摩交流,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推进会和全州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给全县干部群众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关心和支持卓尼经济建设的离退休老干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州委、州政府及州人大、州政协和州直各部门各行业,对卓尼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维护稳定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一系列关怀支持;兰州市政府、天津市河西区、中建集团以及省直部门在对口帮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所有这些,我们全县人民十分感谢、心存感激。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欣慰,压力挑战并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占有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偏低,路网架构和信息等瓶颈制约依然严重;乡村富民产业刚刚起步,后续发展的任务繁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卫计、文化、教育等人才资源仍存在结构性缺少;法治建设进程还需加快,个别干部群众不懂法、不用法、不守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工作效率还要提高、作风还需改进,个别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决不辜负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期望。

2019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我县与全国一样,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尽管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但从总体来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从国家层面看,国家“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长期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没有变,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军民融合、区域协调、乡村振兴、“三区三州”、“两州一县”扶持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政策红利将陆续释放,为卓尼未来的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省州层面看,全省全州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十大类生态产业发展将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和领先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从自身实际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和全域旅游将持续升温,城镇承载力日益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倍加珍惜政通人和、团结干事、真抓实干的大好局面,坚定“弯道超车”的信心,鼓足“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撸起袖子加油干,抢抓机遇、对标先进、负重前行,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就一定能够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201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重城乡统筹协调,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突出富民产业发展,切实加强改善民生,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卓尼步伐。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在合理区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州上下达计划之内。提出这些目标,综合考虑了可能与需要、当前与长远,总体上达到或高于全州年度目标,既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出的积极调整,也是立足不发达的县情实际稳中求进实现后发赶超的选择,充分体现了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原则。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全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一号工程”,奋力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汇聚全县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力量,以不脱贫、不罢休的气势,不小康、不退缩的斗志,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目标任务。

——做细做实国家和省级贫困退出验收准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有效整合全县各级干部职工力量,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脱贫退出验收上,根据贫困县村户脱贫指标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梳理排查,聚焦国家和省级验收标准,反复开展县、村、户贫困退出自查整改,掌握脱贫攻坚工作动态,及时查找短板不足,规范脱贫软件资料,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全力做好专项整改和弥补工作,坚决把硬件支撑做实、把软件工作做细,以精益求精、精细绣花的功夫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贫困退出任务,高标准、高分值地顺利通过国家和省上评估验收。

——全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针对剩余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实际,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按期脱贫、同步小康。扎实做好“一户一策”基础工作,认真分析致贫原因、脱贫难点,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和增收措施,做到脱贫帮扶工作思路清晰、举措实在、前景可期。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树立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培养群众社会责任倡导文明新风,加强学习培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愿望,加大资金政策支持提供坚实脱贫保证,严格驻村帮扶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以总攻决战的精神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认真落实省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的工作原则,对脱贫人口继续在资金、政策、产业、培训等各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脱贫人口跟踪评估,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把巩固脱贫的重点放在发展富民产业上,针对发展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贫困群众欢迎的土蜂养殖、蕨麻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继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确保脱贫群众有稳定、可持续的增收渠道。

——加强对口援建帮扶协调工作。完善东西部协作、中央企业定点帮扶和省内对口援建等帮扶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更多帮扶力量、政策、资金投入全县脱贫攻坚一线,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多支持。加快叶儿村东西部协作商业扶贫街建设项目进度,力争尽早投入使用,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继续加大与天津市河西区、中建集团、兰州市等帮扶单位和社会企业的对接合作,深化产业帮扶、电子商务、劳务输转、人才培训、教科文卫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二、围绕“产业振兴”,着力提高农牧村经济质量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继续抓重点、强基础、保增长、促发展,持续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构建产业深度融合、资源对流互动、面貌同步变化、活力全面迸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有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乡村振兴。

——提高传统产业效益。坚持以牛、羊、菜、薯、药五大产业”统领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各区域、各乡镇、各村组的资源禀赋,大力推动牛羊育肥带、犏牛繁育带、藏羊繁育带、犏雌牛(奶牛)养殖带和高原夏菜区、油菜种植区、药材种植区、青稞种植区农牧业“四区四带”建设,积极推进“十大生态类”产业纵深发展。分门别类建立区域良种培育(繁育)基地,提升育种育苗能力,引进优良品种、培育本土品种。以“三变”改革为平台,以合作社、集体经济为依托,集中土地、劳力等资源做大养殖、大种植,鼓励兴办一批“五大产业”及名优特产品初级加工项目,延伸拓展以牛羊肉贮藏保鲜、冷链物流销售、中藏药材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做强新型优势产业。认真总结全县在新型业态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扶持发展电商产业和效益大、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等,让这些新兴业态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闪光点和助推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特色农牧产业,在品牌注册、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和加工包装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惠措施,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切实做强做大新型优势产业。积极鼓励县内各类企业创办就业扶贫车间,给予资金补助、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倾斜,让广大贫困群众能够就近务工、灵活就业、稳定创收。同时,深化“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制度,让农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契合市场需要,着力打造县域特色农牧业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商标。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刻把握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解决县域经济有特色但不成点、不成线、不成面的问题,促进农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田园综合体、智慧农牧等新业态,在洮河沿线乡镇大力发展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观光、培训、展示于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在完冒、康多、恰盖等乡镇积极推进集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观光畜牧业,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转型升级力度,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通过利益机制“嵌入”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加快百里洮河风情线一揽子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展示卓尼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农耕体验、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倾力打造具有全县乃至全州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使全县旅游尽早融入大西南和大九寨环线。

三、强化“项目带动”,切实增强县域发展动能

牢固树立“有项目才有发展、有大项目就有大发展”的理念,继续狠抓项目谋划、论证、争取、入库、建设、管理、营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项目建设的主引擎作用。

——扎实抓好项目谋划储备。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要机遇,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论证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和好项目,助推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施好2019年续建项目建设和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前期及建设各项工作,真正做到重点项目建设冬谋春干,为明年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全力推进2018年自然保护区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农牧村节能及环境卫生改造项目、重点村镇巷道硬化及排水工程、新城区滨河西路延伸工程、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小康61个续建项目,力争各类续建项目尽早投入使用惠及于民。积极配合省州部门建成G248线康乐至卓尼、S326线卓尼至碌曲二级公路,积极配合争取S10卓尼至合作高速公路早日开工建设。突出抓好2019年自然保护区扶贫生态移民项目、专业化特色村村道及附属设施、游牧民定居提升改造工程、城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多架新城区道路及排水工程、多架新城区洮河大桥、城区供水工程、集中供热二期等新建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健全完善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挂项目制度,进一步靠实县四大班子、发改部门和项目责任单位工作责任,按照项目建设抓落地、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入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切实加快各类项目的建设进度。持续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制定项目建设考核办法,通过责任倒逼,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力保障各类重点项目有序实施。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科学理念,真正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干,和各类招商引资企业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聚焦农畜产品开发,建立富民产业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部门协作联动,靠实招商责任,强化代办制服务,促进招商引资上水平、见实效。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保等特许经营项目和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力争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坚持“绿色崛起”,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领域治理,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努力建设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卓尼。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抢抓国家启动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政策机遇,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湿地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草原沙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2019年完成造林2000亩,坚决把生态家园保护好、把高原屏障筑牢固。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构建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机制,用完备的制度为卓尼的绿水青山保驾护航。以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对督察组移交的案件线索严肃问责追责,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战。采取综合整治和标本兼治的有效举措,努力实现全县绿色发展,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关,制定项目引进“负面清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落地实施。全力开展“蓝天保卫战”,加快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持续加强散煤清洁化治理和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杜绝秸秆、垃圾、枯枝落叶焚烧和烧荒“四烧”行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进入常态化管控,改善空气质量。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纵深推进“河长制”,强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开展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水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开展固体(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和垃圾分类处理,开展田间地头的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全年优良空气天数达到329天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和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措施,统筹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和县容村貌,切实做到扎实推进、久久为功。突出重点、全域提升,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旅游服务员、个个都是环境监督员”的意识,着力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文明行为提醒等细节工作,进一步杜绝车窗垃圾等污染“源头”,持续加大小饭店、小餐馆整治力度,努力为推进全域旅游营造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卫生环境和人文环境。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加大《甘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的宣传落实力度,提高知晓率、运用率和执行率,以城带乡、以乡带村,持续释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裂变效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集中各方资源和力量,打一场旅游厕所、公共厕所和农牧村厕所革命的攻坚战,使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成效在卓尼大地落地生根、全面开花。

五、立足“特色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大力实施首位产业引领发展战略,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摆在县域经济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紧紧围绕“吃住行厕游购娱”等要素建设,助推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加快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多坝至大峪沟景区项目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在20196月底前投入使用,稳步推进大峪沟重点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大峪沟景区旗布林卡至月亮门旅游环线和城区景观廊桥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早投入使用。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全力做好大峪沟旅游景区创5A级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建设集旅游资讯查询、电子商务、微博微信于一体的旅游大数据中心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优化旅游软环境,着力提升管理水平,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全县旅游行业接待服务水平。加大联合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景区景点内全天候洁净美,给游客创造舒心安逸的外部环境。策划和引进登山探险、户外徒步等旅游休闲体验项目,开辟徒步、穿越、攀登等户外运动路线。继续在省道S306沿线种植油菜花和苗木,打造彩色风情线和绿色长廊。整合线上线下宣传阵地,不遗余力地做好旅游宣传营销,拓展“互联网+”微信客户端、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综合服务平台,紧盯客源市场,开展旅游精准营销,着力推动全县旅游由“夏秋火爆”向“冬春升温、全年恒温”的大好格局转型,切实将卓尼的旅游业向纵深推进发展,提升全县文化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实施农牧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加快民族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和外销体系建设。努力推动“互联网+”与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切实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六、紧盯“美好需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切实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进度,不断提高全县教育装备水平,完成新建学校的教学及办公设施设备的配备,确保柳林初级中学和柳林第二小学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建立健全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紧缺学科教师帮教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规定指标。

——加快建设健康卓尼。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民族特色运动,普及健康科学知识,教育引导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切实加强与“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的合作,认真谋划好“中国健康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健康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进一步健全完善医卫联动机制、疾病谱分析和大病调查制度,加大预防干预力度,强化大病疫情预警,把好防控重要关口,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优化医药卫生服务,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工作机制,对慢性病患者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帮扶措施,进一步改进医疗救助、分级诊疗、转院转诊、疫病防控等工作机制和服务流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以健康老龄化为目标,科学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医养服务需求。

——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特困家庭等重点人群多渠道就业创业,扶持组建劳务公司和劳务队,力争实现本地企业就近安置一批、州内外企业联系解决一批、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一批。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聚焦特困家庭、重度残疾、重病患者等贫弱老残群体,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加强对复员退伍军人的关心关爱、权益保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服务水平。

七、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

——简化行政审批催生发展加速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突破年和营商环境建设年各项工作任务,把简化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点改革工作来抓,积极承接上级改革事项,大力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的“四办”改革,探索实施“最多跑一次”,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优化政务服务,下功夫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突出问题,以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政务服务的提标提速,催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优化制度机制引领创新新业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全县创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开放度不够等问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认真落实省委机构改革总体意见,调整优化职能配置,理顺权责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励县内企业加大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信息物流业等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活动,努力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发展格局。

八、突出“综合治理”,持续巩固和谐稳定局面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安定有序、和睦和顺、守望相助的城乡社会环境。

——构建完善治理体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切实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推行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持续做好尼江地区各项稳控工作,确保车巴地区和谐稳定。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提高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社会管理和民主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农牧村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树立法治权威,构建法治环境。有效整治农牧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高价彩礼问题,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大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化阳光信访、访调对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平安卓尼”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依法整治“非法高利放贷、强买强卖、干预工程项目建设、破坏道路运输、破坏旅游环境秩序”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深挖行业“蛀虫”、整治行业乱象、堵塞监管漏洞,全力铲除黑恶犯罪滋生土壤,切实做到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铲霸、无霸治乱,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强化安全生产保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监管,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把握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律特点,对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再梳理、再部署、再强化,加速构建指挥调度、协同作战和遂行保障等应急救援体系,全力提升防灾减灾、灾害应急、灾民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预警响应、应急联动等应急工作机制,为全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政之要,贵在担当。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勤勉履职,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增强工作本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适应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变对原有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依赖,推动思维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拓展丰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实效。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强化责任担当,倡导务实苦干,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树立执法为民理念,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效解决不执法、乱执法的问题。

——保持勤政廉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县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准则》和《条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思想,建立健全行政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继续压缩“三公经费”,集中财力改善民生和发展县域经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切实加大对公共资金、政府投资项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努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新时代召唤我们继续前行,新征程要求我们勇于担当,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卓尼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八个着力”:第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二,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第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第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第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第七,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八,着力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

13296县域发展思路:着眼1233这一总体布局,聚焦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集聚区、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区”创建,优化升级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统筹推进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深化改革、社会稳定、尼江工作、党的建设“九大任务”,聚力打造小康、开放、绿色、和谐、幸福、实干“六大卓尼”。

“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三区三州”:“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两州一县”:临夏州、甘南州、天祝县。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十大生态类”产业: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

“三变”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全生产“两个责任”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

“一强三创”:“一强”是实现党建统领的前提和保障,即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履行抓党建的政治担当。“三创”是党建统领的抓手和目标,即推进组织创先,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推进机制创新,促进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推进作风创优,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中心工作中争创一流,自觉承担起改革发展先锋队和主力军重任。


  
关闭窗口